仇池山关隘,入关处。
十几辆由健壮骡马拖曳的重型平板车一字排开,车上满载着从并州运回的“山石”。
杨难敌站在马车前,身边是穿着厚厚工装、小脸冻得微红却眼神晶亮的杨枝头。
周围是闻讯赶来、挤得水泄不通的仇池百姓,他们踮着脚,伸长脖子,好奇又自豪地打量着这些来自远方的“石头”。
“开箱验货!”杨难敌的声音透过铁皮喇叭筒,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工卒们立刻行动起来,解开绳索,掀开覆盖的油布。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堆积如山的黑色块状物,在阳光下闪烁着乌沉沉的光泽。
“煤!是煤!好多的煤!”
“有了这些黑石头,能炼更多焦油!”
“制作肥料、雷火泥也少不了要用到这些煤呢!”
百姓们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深知这“黑金”对于仇池工业和生活的重要性。
紧接着,是成堆的暗红色、带着土黄色斑点的矿石。
“铁!赤铁矿!”
“铜矿!看那孔雀绿的颜色!”
“还有那些灰白色的,是铝土吧?”
人群中不乏在矿坊、冶炼坊工作的匠人,他们兴奋地指认着。
他们都知道,这些是仇池的根基,是关乎每一个仇池人衣食住行的关键。
然而,杨难敌和杨枝头的目光,却紧紧盯着最后那辆车上卸下的、数量相对稀少、用麻袋精心包裹的矿石。
工人小心地打开袋口,露出里面形态各异、颜色独特的矿石:有带着金属光泽的银灰色小块,有深沉的铅灰色伴生着亮黄色结晶的石头,还有闪烁着奇异蓝紫色的矿石……
杨枝头立刻跳下高台,几乎是扑到了那些矿石跟前。
她拿起一块银灰色的矿石,掂了掂分量,又用小锤轻轻敲击,侧耳听着声音,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哥!你看!是铬铁!还有辉钼!纯度看起来相当不错!”
她又拿起另一块带着蓝紫色泽的矿石,“这...这难道是...天啊,这是红土镍吗,哥你快来看看,我不太确定!”
杨难敌也快步走下高台,又一次仔细将最后一车运回的矿物检查了一遍,十分轻微地皱了皱眉。
“没有钴...”声音低得只有他自己能听见。
“哥,怎么了?”杨枝头察觉到杨难敌的失落。
杨难敌迅速抬起头,笑起来:“没事,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宝贝吧!”
接过杨枝头递来的矿石,摩挲着那块铬铁矿粗糙的表面,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
他举起那块矿石,对着负责运输归来的工卒们喊道:
“兄弟们!你们立功了!你们带回了最好的宝物!你们是仇池的功臣!”
接着他又高高扬起手中的铬铁矿,朝着围观百姓挥了挥手:“乡亲们!别小看这些石头疙瘩!”
“瞧这黑里透亮的家伙,用它炼出的精铁,打成的菜刀,剁肉三年不卷刃!铸的锅鼎,传三代不生锈斑!”
他又抓起一块带着金属幽光的辉钼矿:
“再看这墨金石!只需少许掺入铁水,你家那‘浣衣斗’便能多撑五年不坏!”
最后,从麻袋中掏出块红土镍:
“此物更妙!有了它,咱们的大匠师们便能钻研‘储雷光于方寸’的秘法!此乃开天辟地之功,就看我仇池匠人的本事了!”
杨难敌的声音带着一种宣告未来的激动。
杨枝头在一旁用力点头,补充道:“哥,不止是菜刀铁锅!有了这些宝贝,咱们能铸出无缝铁管!那用处可就...”
杨难敌眼睛一亮,迎向杨枝头的目光:“你是说...枪?”
“正是!若能成,咱们的雷火铳与线膛铳,射程、准头、寿命皆可倍增!”
杨难敌却笑着摇头,带着一丝神秘:“格局,小了。”
杨枝头一愣,随即杏眼圆睁:“哥!你又琢磨出新东西了?”
杨难敌将那铬铁矿在掌心掂了掂,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新东西的事,过几日再说!眼下乡亲们等着什么?”
他猛地提高声调,对着人群喊道:
“等着三年不卷刃的刀!三代不生锈的锅呢!大家说是不是?”
“是!”
“杨公说得对!”
人群中立刻爆发出热烈的回应和掌声。虽然兄妹俩那些“铬铁”、“辉钼”、“无缝铁管”的术语听得他们云里雾里,但“刀更利”、“锅更耐用”、“火铳更厉害”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足以点燃他们的热情。
“杨公和枝头姑娘真是神仙下凡,啥都懂!”
百姓们七嘴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