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九章 血书陈情(三)—— 烛火下的罪证 (1/1)

刺史张问陶的书房内,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矛盾气息。上等的檀香努力散发着宁神的香气,却怎么也掩盖不住堆积如山的卷宗散发出的陈旧墨臭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他刚刚打发走张德海派来的心腹密使,对方言语间的威胁(“阉党不会放过不识抬举之人”)与利诱(“事成之后,保大人入京为官”)犹在耳畔,像毒蛇的信子舔舐着他的神经。此刻,他正对着桌案上那张自己亲手签发的“治水悬赏”告示,眉头紧锁,如同压着千斤巨石,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作为两榜进士出身的文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黄河一旦在铜瓦厢决口的后果——那将是数十万生灵涂炭、千里沃野尽成泽国的滔天大祸!届时,别说他的乌纱帽,便是项上人头也难保!然而,张德海背后盘根错节的阉党势力,如同一张无形而坚韧的蛛网,将他这个名义上的地方主官死死缠住,让他处处掣肘,投鼠忌器,动弹不得。那无形的压力,几乎让他喘不过气。

“大人!”师爷略显慌张地掀开帘子,身后跟着一个缩头缩脑、穿着狱卒号衣的老头——正是老周,他低垂着头,身体微微发抖。“外堂有人送来一份……‘治河策’。”师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显然对这油纸包的来历和狱卒的出现感到困惑。

张问陶浑浊的眼中猛地爆射出一缕精光!“治河策”?这个节骨眼上?他霍然起身:“快!呈上来!”声音因急切而显得有些尖利。

老周哆哆嗦嗦地,将那个沾着油渍、似乎还带着地牢阴冷气息的油纸包递了过去。就在师爷伸手接过的瞬间,老周飞快地、极其隐蔽地对张问陶比划了一个“烤火”的手势,随即深深低下头,大气不敢出,额角的汗珠滚落下来。

张问陶何等老辣!瞬间心领神会。他强压住心中的惊涛骇浪,面上不动声色,挥手让师爷带着老周退下。待书房门重新关上,只剩下他一人时,他才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谨慎,一层层剥开那油纸包。一股浓烈的血腥与霉烂气味扑鼻而来。

当那卷浸染着大片暗褐色血迹、触目惊心的粗麻布完全展露时,张问陶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屏住呼吸,强忍着那股刺鼻的气味,借着窗棂透入的微光,凝神读了下去。

“《治河十策》?!”开篇四个字,力透布背!他越读,心跳越快!越读,背脊越凉!越读,眼中的震惊越浓!

这哪里是寻常的治河策论?这分明是融合了千年治水智慧、洞察天机、直指要害的救世良方!那“逢弯切滩”的古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对“弯道环流”破坏力的分析竟有精确到“尺”的数据支撑!“以工代赈”之策更是算清了所需民夫数量、粮食消耗,甚至连石料的方数都精确得令人发指!字里行间透出的,是对水性的深刻理解,对民生的悲悯,以及一种……近乎冷酷的、洞穿一切阴谋的智慧!这绝非一个死囚能凭空杜撰!

“奇才!当世奇才!”张问陶忍不住拍案而起,声音带着激动的颤抖!然而,他的目光随即被麻布背面那些若隐若现、仿佛隐藏着什么的痕迹牢牢吸引。他猛地想起老周那个“烤火”的手势!

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取过书案上的青铜烛台,拔掉灯罩,将跳动的烛火小心翼翼地凑近麻布的背面,屏息凝神,缓缓移动、烘烤……

“嘶——!”

当背面的罪证文字在烛火的热力烘烤下,如同被唤醒的幽灵般,一行行、一列列狰狞地显现出来时,张问陶倒吸一口冷气,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

张德海与山西巨贾钱万贯密信往来的独特暗记落款!篡改河道图纸时所用“吉”字符号的精确位置与笔锋特征!贪墨河工银两高达三万七千两的、只有张德海核心账房才懂的加密暗语切口……桩桩件件,铁证如山!条条件件,直指核心!这血书的背面,赫然是一份足以将张德海及其党羽打入万劫不复深渊的催命符!每一个字,都像是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上!

“好个张德海!好个国之巨蠹!”张问陶气得浑身发抖,眼中喷出愤怒的火焰,捏着麻布边缘的手指因用力而指节发白!他恨不得立刻将这份罪证公之于众!但理智告诉他,这需要时机!

“大人!不好了大人!”师爷惊恐的声音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猛地撞开书房门!他脸色惨白如纸,声音都变了调:“王……王都司带着大队兵马,已经闯到二门了!说是奉了……奉了张德海大人的手令,要搜查死囚林澈‘通贼谋逆’的妖言文书!他们……他们马上就要闯进来了!拦不住啊!”

张问陶眼神陡然一厉,如同出鞘的利剑!电光石火间,他做出了决断!他飞快地将血书翻到正面,迅速卷好,同时沉声喝道:“慌什么!让他进来!记住,”他目光如电扫过惊慌的师爷,“无论看到什么,都说本官方才一直在研读《朱子家训》,心有所感,正在誊抄!”

话音未落,沉重的脚步声已至门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