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好奇地问:“程叔叔,您怎么知道的?“
父亲轻轻拍了拍藤椅扶手,说道:“麦芒...朝下。“见我们一脸茫然,他解释道,“晴天...麦芒张开...下雨前...闭合。“
赵雨晴拍照记录,同时查看手机天气预报:“真的!明天午后有大到暴雨!“
当晚,我连夜检查了田间的排水系统。
第二天午后,果然如父亲所言,暴雨倾盆而下。这次我们准备充分,新修的排水沟发挥了作用,麦田安然无恙。
暴雨过后的傍晚,天空出现绚丽的晚霞。父亲的精神也出奇地好,甚至能在院子里慢慢踱步。他停在樟木箱前,示意我打开。
“夹层...还有东西。“他说。
我小心取出那本“抗旱2号“记录,发现下面还压着一个牛皮纸信封。拆开后,我愣住了,那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年轻的父亲抱着一个婴儿站在麦田里,脸上带着我从未见过的灿烂笑容。
“爸...“我哽咽着说不出话。
父亲粗糙的手掌,覆在我手背上:“我错了...种地...不丢人。“
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那口樟木箱上,像是一幅跨越时空的全家福。
三天后,一个西装革履的不速之客打破了平静。我正在田里记录麦穗数,程桐飞奔来报信:“爸爸!有个开宝马的叔叔要找爷爷!“
来人四十出头,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自我介绍是某农业集团的副总,姓周。
“程先生,久仰大名。“他递给我的名片烫着金边,“我们想买断'桐麦'的品种权,价格好商量。“
我把他带到院子里,父亲坐在枣树下听我们交谈。周总报出“五百万“这个数字时,我的手一抖,茶水洒在裤子上。
“当然,这只是初步报价。“周总微笑着补充,“程老愿意担任技术顾问,还可以再加。“
父亲慢悠悠地喝了口茶:“买了...做什么?“
周总挺直腰板:“我们将进行商业化开发,申请国际专利,打造高端农产品品牌...“
“种子...卖多少钱?“父亲打断他。
“这个嘛,“周总露出精明的笑容,“考虑到研发投入和品种独特性,初步定价是普通麦种的二十倍左右。“
父亲摇摇头,把茶杯重重放在石桌上:“不卖。“
周总还想劝说,我接过话头:“周总,我们正在推行'开源种子'计划,免费提供'桐麦'给农户种植,只要求他们反馈生长数据。“
“免费?“周总像听到天方夜谭,“你们知道这个品种值多少钱吗?“
父亲突然站起身,指着院门,“请回吧。“
周总悻悻离去时,父亲剧烈咳嗽起来。
我们来到田边,夕阳下的麦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父亲深深吸了一口气:“得胜...知道为啥...不卖吗?“
我摇摇头。
“麦种...像话。“他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传出去...就不能...收回来。“他指着远处的村庄,“李家的...孙子...考上大学...用的...卖粮钱。“
父亲不愿“桐麦“成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就像爷爷当年留下救命的麦种。
第二天清晨,我发现父亲已经自己走到了田边。他站在晨光中,背影挺拔了许多。走近时,我听到他正在教程桐一首古老的农谚:
“麦黄一时,龙口夺食...是说收麦要抓紧时机。“
“爷爷,什么是龙口呀?“
“龙口...“父亲指了指天空,“就是...老天爷...发威。“
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第一缕阳光越过山脊,照在抽穗的“桐麦“上,也照在父亲和程桐的身上,拉出两道长长的影子,一直延伸到麦田深处。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