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一章 天命难违 (2/2)

声音并没有再发出。

我们半信半疑地离开后,左军示意我即刻返回停车场,刚刚的异响一定有问题。

我们悄悄潜伏回了停车查,把枪持在手上,随时准备上膛。

“嘎吱嘎吱”的声音再一次出现。是在靠近沟渠的一辆卡车。我俩此次蹑手蹑脚地分车头和车位靠近。看见一个穿着朴素的男子蹲在油箱位置,我和左军立刻冲上前去,举枪对着那人,大喝到:“不许动!”

那人似乎是被吓坏了,两手举过头顶,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双手抱头,慢慢站起来!”我怒视着这人,不知道他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他站在那边,依然一句话不说,身体不知是害怕还是惊恐,一直在颤抖着。左军缓缓向他靠近,用枪抵在他背上,命令他说出来的目的。

我仔细看了看他原本蹲着的位置,油箱的盖子被打开了,一根管子从邮箱里延申出来,一直连接到了摆在地上的塑料桶里。看桶里的水位线,已经偷了不少了。刚才必然是在偷油的时候,发现我们了,就直接把管子硬塞到油桶里,拧上了盖子,自己提着塑料桶躲到了草丛后面的沟渠里。

“老左,附近村里过来偷油的。”

当时部队驻扎的位置,周围人烟还是比较稀少的,零星会有些小的村落,人口从十几到几十不等,散布在四面八方。相对经济会比较贫乏,因为本身交通就不便利,无论是作物还是养殖的禽畜,能自给自足就已经是上天赐福了。也因此很少有挣到钱的时候,相比较,大多数时间是贫困的。

而部队因受国家的扶持,资源方面远比穷乡僻壤好不少。因此,尤其是腊月寒冬时节,周围的百姓,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个别胆子大的就会动一些歪脑筋。不过这也怪不得他们,人为了生存,在极端情况下的确会不择手段。这些我们的指导员都和我们讲过,“穷寇莫追”的道理也如此这般。

所以我俩对待这位“老乡”尽可能的用一些随和的语言,毕竟是老百姓,理当与我们亲如家人。

先把他带到了值班岗亭,我俩给他先倒了杯热水暖暖身子,偷的柴油以及“作案”工具自然要充公了,带工作汇报完毕后,如果上级同意,还是会归还给到他这边的。

果然不出所料,从他的口中得知,他们乡邻今年收成极差,自己家里老小妻儿一共7口人,裹腹的存粮其实都不一定能熬过这个冬天,他是徒步5里地到了这里,想晚上偷点柴油,拿出去换点吃的。

我们让他当晚就暂住在部队了,随随便便放走,也不是部队的纪律。明天交由指导员安排了。

第二天,我和左军向连队指导员汇报了具体的情况,指导员意思要亲自见见这位老乡。见面时,对方依然瑟瑟发抖,实在看不出是敢进入部队偷柴油的样子。指导员笑了笑,示意他不用紧张,只要确实是因为困难,被逼无路,部队不但不会为难,还会想办法帮助他们。

老乡这才放松下来,向着指导员诉起苦来,声泪俱下。我和左军虽觉得有添油加醋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核心问题还是很明显的,他们家的确是贫苦。

指导员安排我和左军用车送这位老乡回去,并安排了具体的工作:

第一,实地考察一下当地的情况,是否与老乡说的如出一辙;

第二,如果确实如此,把当地的情况统计一下,包括往来的路线等;

第三,如果与他说的出入很大,当即将他再带回连部,听后下一步处理意见。

我和左军接到任务后,上了安排好的吉普,一路驶向老乡所住的村落。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