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刘裕平定南燕之后,本欲乘势平定关、洛,只因卢循扰乱后方未能如愿。如今江南一统,可能的反对势力也被一一剪除,朝野上下人心统一;土断之后,国家也有了更稳定的兵源和财源,国力大增;同时,后秦皇帝姚兴病死后,其子姚泓继位,兄弟间相互残杀,关中大乱,周边各政权也不断和后秦发生战争,后秦国势日衰。又有司马休之等人逃窜在后秦,师出有名。再次北伐的时机已到,刘裕于是上表朝廷要求带兵北伐。
八月,刘裕加领征西将军、兼司雍二州刺史,委任长子刘义符为中军将军,管理太尉留守府事务,委任尚书右仆射刘穆之为左仆射,主管监军府、中军府军务,住进东府,总管大小事务。部署已定,然后率大军出征。
以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率步兵为前锋,自寿阳沿淮水淝水进攻许昌、洛阳。王镇恶自淝水出商丘攻向荥阳;檀道济自颍水出项城,攻向许昌,会师洛阳,待刘裕所率主力到达,再继续西进。
以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率水军由彭城溯汴水出石门,入黄河,进占洛阳以北,阻止魏军南下侧击晋军。
以新野太守朱超石、宁朔将军胡藩率军兵出襄阳,赴阳城,以牵制关中的后秦军向洛阳机动。
令冀州刺史王仲德总督前锋诸军,并率领水军由彭城溯泗水、开巨野泽入黄河,防止魏军渡越黄河南进。
刘裕亲领主力由彭城自泗水、巨野泽再入黄河,西趋洛阳。
总的策略是:先以主力大军由淮水、泗水,沿黄河西进,夺占战略重镇洛阳;以一部兵力由武关进击,以牵制关中秦军,然后夺取潼关,直攻长安。
前锋各军出发后,刘裕率主力从建康出发,经水路到达彭城。此时,前锋各军进展顺利。王仲德军先是顺利打通了钜野泽被淤塞的旧河道,又在东郡凉城大破北魏军,收复凉城,进而攻克北魏占领的滑台,收复黄河东线。沈林子率军,自汴水进入黄河,攻克仓垣,降服后秦兖州刺史韦华。王镇恶、檀道济两人进展神速,自进入秦境以来所向皆捷,先后降服后秦将王苟生、徐州刺史姚掌,斩杀后秦新蔡太守董尊,又迅速攻克重镇许昌,俘获颍川太守姚垣及大将杨业。随后,王镇恶、檀道济两军会师于成皋。
镇守洛阳的后秦征南将军姚洸,见晋军逼近,派人至长安求救。姚泓命越骑校尉阎生、武卫将军姚益南率步骑兵一万三千人增援洛阳,并令并州牧姚懿自蒲阪进屯陕津,以为声援。后秦宁朔将军赵玄向姚洸建议说:“如今敌寇已经逼近,百姓们惊骇惧怕,众寡实力悬殊,难以应敌。最好统摄各守备部队,去固守金墉,等待京师派来的援兵,不能出去迎战。如若不胜,大事就完了。金墉固守住了,军队没有损失,敌寇终归不敢越过金墉而往西去。把他们困在坚固的城池下面,可以坐着消灭他们。”姚洸的司马姚禹及主簿阎恢、杨虔和赵玄平素就有矛盾,暗中又与檀道济相通,因此极力反对赵玄的建议,并怂恿姚洸分兵防守各地。姚洸中计,派赵玄分兵一千人前往防守柏谷坞,广武将军石无讳防守巩城。赵玄不得已领兵赶往柏谷坞,途中与毛祖德遭遇,双方展开激战。赵玄身受十几处伤,跌倒在地,大声呼喊。赵玄的司马蹇鉴,冒着被杀的危险,抱住赵玄大哭。赵玄说:“我的伤太重了,你赶快逃出去!”蹇鉴说:“如果将军您不能脱离危险,我蹇鉴自然当和将军一同赴死,我如果独自离去,又怎么能心安呢?”最后,蹇鉴与赵玄一起死于战场。檀道济于是引兵直逼洛阳,四面围攻,姚洸支持不住,出城投降。有人建议把俘获的后秦兵全部杀了,把尸体堆成京观,以此彰显武功,檀道济说:“吊民伐罪,正在今日,怎可妄兴杀戮?”于是全部释放遣散回家,入城安民,城中百姓这才安心。
刘裕得知前锋攻下了洛阳,下令前锋各军按原计划驻扎洛阳,等待自己率主力到洛阳后,再向长安进兵。但王镇恶等人见后秦内乱纷起,潼关守军薄弱,竟擅自决定率兵西进。随后,王镇恶率军攻下渑池,在蠡吾城生擒后秦弘农太守尹雅,进抵潼关。檀道济、沈林子则率兵自陕县北渡黄河,进攻蒲阪,却被后秦并州刺史尹昭击退,又进攻匈奴堡,又被姚成都击败。此时,后秦东平公姚绍率武卫将军姚鸾等步骑兵五万防守潼关,又命姚驴率部增援蒲阪。沈林子认为,蒲阪城池十分坚固,兵力众多,难以快速攻克,不如南下与王镇恶合军攻打潼关,潼关既破,尹昭自然不攻自溃。
檀道济于是南下和王镇恶合兵一处,姚绍抵挡不住,退守定城,召集诸将说:“檀道济等兵少势弱,孤军深入。我当分兵断其粮道,可坐擒敌将。”派姚鸾截断大路,以阻止晋军运粮。不久,晋军给养不继,军心浮动,全军又顿兵坚城之下,不得前进,军中纷纷提议撤军东归。将军沈林子按剑怒斥说:“如今许昌、洛阳已经平定,关中也将平定,事情成败与否,都在于我们前锋各军。况且大军还在远方,敌军兵众气盛,想要撤军,也难以安全退走。我决心单独率部继续完成受领的使命。”王镇恶等人遂镇定下来,派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