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省委大楼的轮廓。
他刚刚接到线报,高育良昨晚在锦江饭店和几个对沙瑞金有意见的干部吃了饭。
这消息让他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进来。”祁同伟听到敲门声,头也不回地说。
公安厅刑侦总队副队长徐海东推门而入。他四十出头,中等个子,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走路带风,是祁同伟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
“厅长,那个山水集团案件的材料我都整理好了。”
徐海东放下一沓文件,“按照您的指示,我们重点梳理了资金流向。”
祁同伟转过身,手里把玩着钢笔,慢慢踱步到沙发旁坐下。
“坐吧,不急。”祁同伟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最近工作挺忙的?”
徐海东在椅子上坐直了身体:“是挊,反贪局那边动作越来越大,搞得我们这边也加班加点的。”
祁同伟点了点头,若有所思:“侯亮平那边最近在查什么?”
“就是山水集团那个案子,听说他们很看重。”
徐海东回答。
祁同伟倒了两杯茶,其中一杯推到徐海东面前:“侯亮平这个人有点意思。
他在京州担任反贪局长的时候,就名声在外。
据说办案能力很强,铁面无私。”
徐海东知道祁同伟这是要聊正事了,立刻打起精神:“是啊,大家都这么说。”
祁同伟喝了口茶,缓缓说道:“不过我听说,他在京州的时候,和一个叫赵德汉的商人走得很近。
这个赵德汉前年因为行贿被调查过,当时就是侯亮平负责的案子,最后不知道怎么回事,赵德汉只判了缓刑。”
徐海东眼睛一亮:“是吗?这事我倒是第一次听说。”
“我也是偶然从北京一个老同学那里听来的,不知真假。”
祁同伟故作不经意地摆摆手,“不过像这种事情,没有一定证据,我们也不好随便议论同志,尤其是侯局长这样的干部。”
徐海东立刻会意,点头道:“厅长说得对。这种事情确实不好乱说。”
祁同伟站起身,走到窗前:“只是最近反贪局查得很紧,涉及了不少敏感人物。
做事情总要讲证据,不能单凭主观臆断。”
他停顿了一下,转过身来:“我听说侯亮平最近在查李家集团,这个案子很复杂。
李家集团的法务总监好像就是从京州调过来的,叫什么来着?”
“叫孙明远。”徐海东补充道。
“对,孙明远。”祁同伟点点头,“这个人之前好像也和赵德汉有些业务往来。
巧合啊,真是巧合。”
徐海东的眼睛眯了起来:“厅长,您的意思是...”
祁同伟抬起手,制止了徐海东接下来的话:“我没什么意思,只是觉得这个世界真小,到处都是巧合。
好了,案件的事情你们继续办,有什么进展随时向我汇报。”
徐海东站起身,知道谈话该结束了:“明白,厅长。
我这就去安排。”
徐海东走到门口,祁同伟突然又叫住他:“对了,海东,你最近和市局的老杨还有联系吗?”
“有啊,上周还一起打了球。”
祁同伟笑了笑:“那好,有空叫上他喝酒,就说我最近太忙,改天一定补上。”
徐海东领会了祁同伟的意思,点头应下后离开了办公室。
祁同伟回到办公桌前,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然后拨通了高育良的电话。
“高书记,是我,祁同伟。关于您交代的事情,我已经安排下去了。”
电话那头,高育良的声音和蔼可亲:“很好,别太明显。”
“放心,我有分寸。”祁同伟挂断电话,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
他打开抽屉,拿出一份材料,上面是关于侯亮平在京州工作期间的一些信息。
这些信息是他花了大价钱从北京的关系那里弄来的。
祁同伟仔细翻看着,目光落在一张照片上——侯亮平和一个中年男子在饭店包间里握手的照片。
那个中年男子正是赵德汉。
祁同伟冷冷一笑:“侯亮平,你不是自诩清廉无私吗?
这次看你怎么解释。”
他把材料锁进抽屉,拿起桌上的配枪,仔细地擦了起来。
与此同时,徐海东离开公安厅后,直奔市中心的一家茶楼。
在二楼的一个包间里,市公安局副局长杨光正在等他。
杨光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头发半白,身材微胖,笑起来眼睛眯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