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放下电话,又开始用手帕擦拭那副老花镜。
笑意在他的脸上渐渐扩散,连眼角的褶皱都舒展开来。
他刚刚给秘书陈清泉下达了一个任务,要他安排一场私人饭局。
“把名单上的人都请来,就说我要私下聚一聚,不对外宣扬。”
高育良把一张纸条递给陈清泉。
陈清泉看了看名单,眉头微微一皱:“这些人...”
“怎么?有问题吗?”高育良推了推老花镜。
陈清泉迅速收起表情:“没有,我马上去安排。
地点定在哪里?”
“就去老地方,锦江饭店的谨言厅。要一个安静的包间,确保服务周到。”
陈清泉点头退下,心里明白这次饭局肯定不简单。
名单上的几个人,都是与沙瑞金有过摩擦的干部。
第二天晚上六点,锦江饭店的谨言厅包间里已经坐满了人。
一共六个人,除了高育良,其他五位都是省里的中层干部,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谨慎而又期待的表情。
高育良穿着一件深灰色的西装,白衬衫,系着一条暗红色的领带,整个人看起来既庄重又随和。
他坐在主位上,脸上挂着招牌式的笑容。
“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抽空来陪我这个老头子吃顿饭。”
高育良举起茶杯,“最近工作太忙,很少有机会和大家坐下来聊聊。”
坐在高育良右手边的是农业厅副厅长吴凯,一个五十出头的中年人,头发花白,面色红润。
他曾因为农业政策的问题与沙瑞金有过正面冲突。
“高书记太客气了,能和您一起吃饭是我们的荣幸。”
吴凯笑着说。
环保局局长张明坐在高育良的左手边,四十多岁,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表情严肃。
他去年在一次环境治理会议上被沙瑞金当众批评,至今仍心存芥蒂。
其他几位分别是信访局副局长李守信、财政厅副厅长王德和发改委副主任赵国栋,这几个人都曾在不同场合与沙瑞金产生过分歧。
服务员开始上菜。一位年轻的女服务员走到高育良身边,为他倒酒。
高育良注意到这个服务员很年轻,大约二十五岁左右,眼睛灵活,看起来很机灵。
“今天不谈工作,就是朋友之间聚一聚。”高育良微笑着环视一周,“最近大家工作压力大不大?”
“压力当然大。”吴凯苦笑一声,“自从新领导来了之后,整个省里的节奏都变了。”
高育良点点头,目光扫过那位正在倒酒的服务员:“小姑娘,你的酒倒得很好,看来练过。”
服务员微微一笑:“谢谢领导夸奖,我在这里工作三年了。”
高育良笑了笑,继续和在座的人闲聊。话题从天气转到最近的政策,再到各自的工作情况。
气氛逐渐热络起来,大家都放开了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高育良突然说道:“说起来,我听说沙书记年轻时候就很有魄力。
那时候他在北中局工作,有一次处理一个干部问题,手段很是坚决啊。”
此话一出,包间里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所有人都停下了筷子,看向高育良。
那位服务员恰好又走过来添酒,高育良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她的反应。
服务员面无表情,专注于手上的工作,似乎对谈话内容毫无兴趣。
见服务员离开,吴凯接过话头:“我也听说过那件事。
当时是处理北中局一个副处长,姓刘的,好像是叫刘海明吧?”
“对,就是刘海明。”环保局局长张明推了推眼镜,“听说他只是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了几句不同意见,结果被扣上了思想不端正的帽子,直接降职外调。”
高育良轻轻摇晃着酒杯:“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
不过听说当时很多老同志都很不满意,认为沙书记处理得太过了。”
信访局副局长李守信是个瘦小的中年人,平时话不多,但今天酒过三巡,胆子也大了起来:“不只是刘海明一个人,当时还有好几位老同志都受到了波及。
我有个老同学就在北中局,他告诉我,那次事件后,好多老干部都寒了心。”
高育良听到这里,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举起手做了个制止的手势:“好了好了,我们不要这样评论领导。
沙书记为人正直,工作能力强,我们都应该好好配合他的工作。
这些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话虽这么说,但他的语气和表情却透露出一种欲言又止的味道,反而让大家更加好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