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八章 七天以后离开你 (1/4)

午后的阳光透过银行大厅的落地窗,在地面投下整齐的光斑。

慧宁安静地坐在银行等候区的钢铁座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两张冰冷的银行卡。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纸钞和钢制品混合的气味,叫号机的电子音规律地播报着。

“A012号请到3号窗口。”

“A012号请到3号窗口。”

慧宁起身,走向指定的柜台。

磨砂玻璃隔开了内外,只留下一个传递文件的小窗口。

“您好,想要办理什么业务?”柜员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来,带着职业化的清晰。

“麻烦帮我解绑这张亲属副卡。”慧宁平静的说道。

她将自己的身份证和一张银行卡平稳地推了进去。

柜员接过证件和卡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屏幕的光映在她专注的脸上。

片刻后,她确认道:“这张卡关联的主卡持卡人是顾牧先生,对吗?您确定要解绑吗?解绑后此卡将立即失效,无法再使用。”

“是的,我确定解绑。”慧宁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柜员点点头,又操作了几下,然后从打印机里抽出一份文件,从小窗口递出来:“请核对一下信息,确认无误后在申请人处签名。”

慧宁接过那份《亲属附属卡解绑申请单》,目光快速扫过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副卡卡号,以及那个熟悉的、代表着顾牧的主卡信息。

她拿起柜台上的笔,在签名栏利落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笔迹清晰而稳定。

“卡片需要我帮您作废处理吗?”柜员问。

“麻烦当场剪掉吧。”慧宁说。

柜员拿起那张曾经承载着某种联结的卡片,插入柜台内侧一个专用的碎卡机。

“咔嚓”一声轻响,卡片应声断成两截。

柜员将剪断的卡片和一份盖着银行业务章的回执单从小窗口推出来:“解绑已完成,这是您的回执,请收好。”

慧宁接过轻飘飘的回执单和两片塑料残骸。

回执单上,“亲属附属卡解绑成功”的字样清晰醒目。

她将它们收进随身携带的文件袋里。

走出第一家银行,街上的阳光似乎更明亮了些。

慧宁在街头站了一会儿,感觉整个世界在她眼里恍惚起来。

发了一会儿呆,她步行了大约十分钟,来到另一家银行的分行。

同样的流程再次上演:取号、等待、叫号、走向柜台、递上身份证和另一张副卡。

“麻烦解绑这张亲属副卡。”

“主卡持卡人是顾牧先生?”

“是的。”

“确定解绑?”

“确定。”

核对信息、签名、看着第二张卡片在碎卡机中断裂、接过第二份解绑成功的回执。

将第二份回执也妥善收好,慧宁走出银行大门,深深吸了一口初夏微暖的空气。

阳光毫无遮挡地洒在身上,她感到一种久违的、卸下无形枷锁后的轻盈。

在街边咖啡馆随意吃了点东西,慧宁按照原定计划,前往心理医生潘文雯处进行定期复查。

这次复诊,她的状态与上次截然不同,显得十分开朗,甚至有些亢奋。

慧宁主动向潘医师描述了自己近期的感受:离开的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她甚至有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睡眠质量改善,除了食欲略有下降外,整个人似乎“感觉非常好”。

她甚至手舞足蹈地提出:“潘医师,您看我现在状态这么好,是不是可以考虑慢慢停药了?”

然而,潘医师仔细观察着她的神情、语速和肢体语言,敏锐地捕捉到一丝异样——她此刻表现出的情绪高涨、思路活跃和过度乐观,与她长期以来的心境状态形成了过于突兀的对比。

结合她此前长期承受高压情绪环境,确诊的轻度抑郁和情绪解离症,潘医师心中此时可谓是警铃狂响。

她判断慧宁这并非真正的康复,反而是加重了。

因为她已经出现了从抑郁状态转向双相情感障碍的倾向,甚至可能已经进入轻躁狂阶段。

出于谨慎和专业判断,潘医师没有同意她减药或停药的请求。

相反,她仔细评估了慧宁的状况,为她重新调整了药物方案。

潘医师再次向她强调了治疗建议的核心:按时按量服用调整后的药物、必须彻底脱离负面情绪诱发的源头环境、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增加接触大自然的时间、以及务必按时回来复查。

这些措施对于稳定慧宁的情绪、促进情绪真正康复至关重要。

在所有人眼中,慧宁展现出的那份近乎完美的外在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