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三章 小印度谜案:歌谣里的阴影 (1/2)

传送的眩晕感像被塞进滚筒洗衣机,五脏六腑都错了位。林悦扶住额头时,指腹蹭到一层黏腻的冷汗,混杂着不知何时沾上的咖喱粉——那是刚才香料阵爆炸时溅上的。

浓郁的檀香突然钻进鼻腔,带着点焚尸炉的焦糊味。她睁眼,发现自己站在一条五彩斑斓的街道上。

朱红色的神庙围墙爬满姜黄花藤,花瓣边缘泛着诡异的黑,像是被水泡烂的金箔。店铺招牌上的泰米尔文字在夕阳下泛着金红,笔画扭曲得像蛇。

空气中混着马萨拉茶的辛辣与茉莉花环的甜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福尔马林的刺鼻气味。

“这地方......比旅游手册上拍的还带感!”艾米举着拍立得猛按快门,塑料外壳在掌心沁出潮汗。她晃了晃刚吐出的照片,脸色骤变——相纸上没有街景,只有七个模糊的黑影被一只巨眼盯着。

“什么鬼?我的相机坏了?”她把拍立得翻来覆去检查,金属边角刮到虎口,渗出血珠。

诗琳通突然抓住林悦的手臂,指尖凉得像冰。她纱丽上的金箔因颤抖簌簌掉落,在地上积成一小堆碎金。

“不对劲。”她的声音压得极低,泰米尔语母语的卷舌音让每个字都打着颤,“正常的小印度傍晚该有卖花环的阿婆、拉黄包车的大叔,可这里......”

她话音顿住。整条街安静得只剩她们的脚步声,连神庙的钟声都消失了。卖香蕉叶包饭的摊位还冒着热气,可竹篮里的米饭已经发霉变黑。

娜塔莎的冰锥“咔嗒”一声弹出鞘,金属反光在她冰蓝色的瞳孔里跳动。她靴尖踢到个滚落在地的铜铃,铃铛发出刺耳的响声,像指甲刮过玻璃。

街角突然窜出个裹着沙丽的老妇人,灰白的头发黏在汗湿的脸颊上。她泰米尔语的尖叫混着蹩脚的华语词汇:“快走!被‘歌谣’缠上的人,没有能活过三天的!”

老妇人的沙丽下摆沾着泥污,跑过她们身边时,一只银脚环“当啷”落地。

阿雅的头巾被风吹得猎猎作响,露出光洁的额头。她弯腰捡起脚环,指尖抚过内侧的新月刻痕,脸色一点点沉下去。

“那上面刻着新月图案,是穆斯林的饰品,”她把脚环举到夕阳下,银器反射的光刺痛了眼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苏晴蹲下身,裙摆扫过地面的暗红色污渍。她用指甲刮了刮,那东西像干涸的糖浆一样发黏,凑到鼻尖轻嗅时,突然打了个寒颤。

“是胭脂虫染的颜料,”她掏出随身携带的银质小镜,沾了点污渍在镜面上摩擦,“但混了人血的腥气。娘惹传说里,用血调颜料画的符,能困住活人的魂魄。”

镜面突然映出个模糊的影子,穿着校服裙,梳着马尾辫,可转过脸来时,五官却是空的。

“等等!”诗琳通突然捂住耳朵,身体剧烈摇晃。纱丽上的金箔抖得更凶,有几片掉进她张开的嘴里,她却浑然不觉。

“你们听到了吗?”她的声音发飘,像被水泡过的纸,“有人在唱《卡莉女神的献祭》......”

细碎的歌声从神庙方向飘来,用古老的泰米尔语哼唱着。曲调诡异又哀伤,每个转音都像有人在耳边吹气。

林悦虽然听不懂歌词,却从旋律里听出了死亡的意味。那是她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旁听课时,教授播放过的禁忌歌谣,据说与百年前的活人献祭有关。

艾米突然指着神庙门口的石雕像,手指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那尊卡莉女神像,眼睛是用红宝石做的吧?”她用力眨眼,睫毛上沾了点灰尘,“刚才明明是黑色的!”

七人对视一眼,默契地形成警戒队形。林悦在前,左手按在腰间——那里藏着父亲送的折叠刀;右手做出“停”的手势,用英语和泰米尔语交替喊话:“有人吗?我们是来......”

话音未落,神庙的青铜大门“吱呀”一声自动敞开。门轴转动的声音像是骨头摩擦,露出里面浓得化不开的黑暗。

诗琳通从发髻上拔下金簪,簪头的月牙形宝石亮起微光。那光芒很弱,却带着温暖的质感,像外婆的手抚过脸颊。

“跟紧我。”她率先踏入神庙,金簪光芒扫过之处,墙壁上浮现出许多模糊的人影。全是年轻女性,穿着各异,有马来族的纱笼、华人的旗袍,甚至还有穿校服的学生。她们的表情痛苦,四肢扭曲,仿佛在无声地尖叫。

“这些是失踪者?”贝拉的电吉他突然发出嗡鸣,琴弦自动震颤,弹出一串不和谐的音符。她皱紧眉头,指尖按在琴颈上,“这地方的声波有问题,频率和我上次在精神病院采风时录到的一样!”

苏晴突然停在一幅壁画前。壁画上卡莉女神的裙摆里藏着个娘惹珠绣图案,是只展翅的凤凰,用黑色丝线绣成。

“这是‘笼基’!”她的声音发紧,指甲抠进掌心,“外婆说过,只有用活人头发编的珠绣,才会在黑暗中发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