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雍王聿洵(四) (1/3)

翰墨斋的书案上早已摆好了新茶和精巧的茶点果子,府中的使女在添上新香以后,皆退出了房间,只余下李全胜守在刘聿洵身侧。

“这样比较起来,李副将的茶确实是难以下咽。”范金谦抿了一口新添的茶,问道,“刚才这些个女使丫鬟都去哪里了?”

“方才她们都到后园子去了。”

刘聿洵想起了平阳郡主离开时说的话,好奇之心又被勾了出来,便开口问道。

“王姑娘在后园子都说了做了些什么?”

“没有其他,只是见着一个女使就跟她们说王公子已经婚配,还有……”

“还有什么?”

见李全胜支支吾吾没有继续往下说,刘聿洵催促到。

“说王公子有隐疾。”

李全胜看着刘聿洵的脸色变了变,适才他刚听到这些的时候也如刘聿洵这般不敢相信。

“哈哈哈,怪不得平阳郡主说此女有趣。”此时范金谦正端着茶盏轻啜,听闻此处,笑意骤起间喉咙一呛,连声咳嗽,“到底是什么事情,需要她这样败坏自家哥哥的名声。”

刘聿洵都能想到王太初在后园子的样子,他的眼前突然出现了那日在康王府王太初那些口不择言的话语,如刘昭宁所说那样,她的确是个有意思之人,一个有趣的妄人。

“此事我已经允诺王姑娘不对外说起,还望范兄见谅。”

“好好好,我不强人所难,只是不知道绍安兄知道此事会是何感想。”

范金谦清了清嗓子不再追问,收起笑容,表情神态严肃认真了起来。

“年初之时殿下嘱咐我调查的事情,现下已经有了眉目。”

“可行?”

刘聿洵悬心久矣,急欲知其果,无暇询问本末。

“不可行。”

范金谦看着他急切期盼的眼神,话语间也没有多余。

“我仔细探查寻访了一番,更是认真比对了价格,了解到从江三口北上运来万安城的军粮都是从越州府清平县而来。如果真如殿下所言贪贿之事发生在万安城,照理说直接让军粮从明州府三江口北上直达西境而不过万安理应能便宜不少。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粮食从越州府到达明州府之时,那粮食的价格已逾常数数倍。”

“哦?越州府毗连明州府,近在咫尺,即使粮食都是从清平县漕运而来,水路亦不过数百里耳,更何况今年并未听越州府有何灾情,粮价岂会翻数倍之多?”

“臣也觉着奇怪,因此找了可靠之人前去清平县调查,今年虽无灾情,粮食产量也尚可,但是能流通于市场的却不多,因为清平县的百姓,有积欠的粮食要还。”

“怎么会?”刘聿洵的眉毛蹙在一处,继续问道,“前些年清平县灾情严重,逋赋过多,难以完纳,朝廷已经接受越州府知府李茂才的请求豁免了那些年的赋税,何故还有积欠的粮食要还?”

“不仅如此,清平县的百姓事实上多数已无田地可种,灾情最严重的那些年,好些个农民卖掉了土地成为了佃农,或者有些干脆成为了富户的家奴,所以清平县的粮食,产量有多少,流通到市场上又有多少,这些话语权都已经落在了少数人的手中。”

“可笑,如此这般,他李茂才倒是不管了?”

“李知府管了,挨家挨户上门拜访,只是多数都以粮食质量不过关为由,拒绝流入市场,此番要不是章长兴出面,恐怕连这些军粮都凑不齐,更别奢谈什么价格了。”

范金谦长叹一口气,年初他收到刘聿洵的回信,说起西境军粮吃紧的消息,原本想着今年风调雨顺,甘霖应时而降,此岁必当仓廪丰实,如若直接从南方直运西境,必定能解西境之急,却没想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朝廷对军队每年的拨款都有定额,如果粮价控制不住,周致正的部队就只能饿肚子了。”

“臣倒有疑问恳请殿下解答,周致正的西军和徐涛达的北军互成犄角之势,两军之间彼此距离也不远,何故此次只有西军向兵部求急,而北军却可自足,更何况据我所知安西县屯田所产之粮大部分也都是先紧着西境。”

“那可是说来话长了。”

刘聿洵唇角微扬,鼻息间泄出轻嗤,眼尾斜挑示意李全胜。

好一会便看到李全胜拿了个锦盒过来,放在案上打开。

范金谦好奇拿起盒中之物,打开细看,倒吸一口冷气。

“十万两,见面礼。”刘聿洵拿起茶盏,想顺顺气,“如此阔绰,徐都督用得着向兵部求急?”

“此人胆子也忒大了些。”范金谦将银票扔回锦盒中,愤愤而言。

“可不是,今年西面年景不好,安西县田亩产量有限,周致正急件来京求的也不过是两万石粮食,即使是按照现今贵价一两一石计算,整个西军要的也不过是两万两。可这个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