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四、古籍修复 (1/3)

云城大学古籍特藏部的恒温恒湿修复室内,空气里沉淀着纸张、糨糊和岁月特有的沉静气息。柔和的冷光打在宽大的红木修复台上,映照着那份摊开的、脆弱如蝶翼的汉代帛书残片。深褐色的帛底上,朱砂绘制的云雷纹已黯淡模糊,墨书小篆更是多处断裂、晕染,仿佛随时会化作尘埃。

李瑶套着白色棉质手套,手持细如发丝的竹篾镊子,屏息凝神,试图将一片卷曲翘起的帛片边缘轻轻压平。她的动作极其轻柔,额角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份帛书是此次“古籍整理与数字化”项目的重中之重,也是她向资深修复师迈进的试金石。然而,帛书的脆弱程度远超预期,尤其是几处关键节点的墨痕,仿佛被无形的力量侵蚀过,稍有不慎便会彻底湮灭。

“这里……好像不行。”她低喃,指尖悬停在帛书上方,微微发颤,不敢落下。那处断裂的墨迹恰好位于一个复杂符文的核心,强行施压,整片区域都可能崩解。

“别动它。”

清冷低沉的嗓音自身后响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静力量。李瑶吓了一跳,猛地回头,只见张仁不知何时已站在她身后一步之遥。他依旧穿着一身深色休闲装,身形挺拔如松,脸色在冷光下显得有些苍白,但那双眼眸却深邃如寒潭,此刻正专注地凝视着帛书上那处险要的断裂点。

“张……张老师?”李瑶有些窘迫,下意识想解释,“这个节点太脆弱了,我……”

“我知道。”张仁打断她,语气平淡无波,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感。他上前一步,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竹篾镊子,动作流畅得仿佛演练过千百遍。“此处墨痕非自然晕散,而是被‘蚀文’之力侵染过,强行施压,只会加速其湮灭。”

“蚀文?”李瑶一怔,这个古籍修复领域极其生僻的术语让她心头一跳,下意识追问,“您是说……有特殊力量破坏?”

张仁并未直接回答,他修长的手指拿起旁边一张干净的宣纸,覆在帛书残片之上,动作轻缓得像怕惊扰沉睡千年的魂灵。接着,他取过一支极细的狼毫小楷,蘸取了特制的固色液——那液体并非寻常的透明,而是泛着一种极其内敛的、几不可察的淡金色微芒。

“看着。”他只说了两个字。

李瑶立刻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只见张仁执笔的手稳如磐石,落笔却轻若无物。笔尖并未直接接触帛书,而是隔着那层薄薄的宣纸,沿着下方帛书断裂墨痕的走向,极其缓慢、精准地勾勒。他的动作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仿佛在进行一场古老的仪式。

随着他笔尖的游走,李瑶震惊地看到,宣纸下方,帛书上那原本濒临溃散的墨痕,竟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温柔托起、聚拢!断裂处丝丝缕缕的墨迹开始重新连接、稳定!那层覆盖的宣纸仿佛变成了一张温柔的网,兜住了流逝的时光。而那支小楷笔尖流淌出的淡金色微芒,透过宣纸,悄无声息地渗入帛书的纹理,滋养着那些被“蚀文”伤害的纤维。

这绝非任何她所知的修复技法!

“这……这是……”李瑶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一种失传的固本牵引法。”张仁的声音依旧平淡,听不出丝毫波澜,笔尖却丝毫不停,“核心在于‘引而不发’,借力打力,以媒介之柔韧,抚平载体之创伤。”他巧妙地用古籍修复的理论框架,掩盖了那淡金色微芒的本质——那是他强行从多宝手串中一枚“定灵珠”里压榨出的、微弱到极致的一丝本源仙灵之力,用以对抗帛书上残留的、极可能是当年那场磁爆或追兵力量逸散造成的侵蚀。每一次细微的灵力输出,都像是在他本就枯竭的丹田废墟上再剐一刀,剧痛如跗骨之蛆,被他以无上意志死死压制,只在额角渗出更细密的冷汗。

李瑶紧紧盯着张仁的手和他笔下发生的奇迹。她不懂那淡金色微芒是什么,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张仁此刻的状态——他的专注近乎燃烧生命,每一次落笔都带着一种隐忍的沉重感,脸色似乎比刚才更白了几分,连唇色都淡得几乎没有血色。

“张老师,您……您脸色不太好,要不要休息一下?”她忍不住轻声问,语气里是纯粹的担忧。

张仁执笔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瞬,随即恢复平稳。“无妨。修复需一气呵成。”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没有看她,目光紧紧锁在帛书上,仿佛那是他唯一的锚点。

时间在静谧的修复室里无声流淌。李瑶不再说话,只是安静地守在一旁,及时递上需要的工具,或按照张仁极其简洁的指令(“吸墨纸”、“低温熨斗预热至三成”),配合得天衣无缝。她的目光在专注的帛书和张仁沉静的侧脸上流连,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惊叹于他神乎其技的手段,困惑于那闻所未闻的“蚀文”和修复法,更揪心于他此刻明显是在强撑的身体状态。这个神秘的男人,像一座深不可测的冰山,她只能窥见水面之上冷硬的一角,却直觉感受到水下汹涌的暗流与……沉重的负担。

终于,当最后一处断裂的墨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