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三十一章 回炉重造 (1/3)

《人生自有安排》电视剧庆功宴上,香槟塔在灯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雨纷站在人群中,接受着一波又一波的祝贺。制片人王总搂着她的肩膀,向投资方介绍:“这就是我们的原著作者兼编剧顾问施雨纷,才女啊!“

“施老师,您下一部作品有构思了吗?我们星辰愿意提前签约!“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递上名片。

雨纷微笑着接过名片,胃里却泛起一阵空虚。电视剧播出后大火,她的微博粉丝突破百万,出版社争相邀约,但连续三个月,她的文档里只写了几个开头就全部删除了。

“谢谢,我还在构思中。“她礼貌地回应。

回到酒店房间,雨纷踢掉高跟鞋,瘫倒在床上。手机不断震动,是各种邀约和祝贺消息。她一条也没回,只是盯着天花板发呆。

“为什么会这样?“她喃喃自语。一年前,她还是那个在税务局偷偷写作的小公务员,文字里充满真实的痛苦和希望。现在,当她可以全职写作时,却找不到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了。

第二天,雨纷回到省城的公寓,决定好好整理一下堆积如山的资料和书籍。在收拾书架时,一本蓝色笔记本从缝隙中滑落,“啪“地掉在地上。

她弯腰捡起,翻开扉页,上面用清秀的字迹写着:《金融工程学笔记—施雨纷大四》。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这是她大学时最珍视的笔记本,记录了她对金融数学模型的所有理解和思考。

雨纷坐在地上,一页页翻看那些已经有些褪色的公式和图表。那时的她多么热爱这门学科啊,曾经立志要成为金融工程领域的专家。笔记本最后一页贴着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招生简章,那是她曾经的梦想学府。

手机铃声打断了她的回忆。是谭家华。

“我看到《人生自有安排》的收官数据了,太厉害了。“他的声音从大洋彼岸传来,背景音里有英语广播的声音——他已经在硅谷工作了半年。

“谢谢。“雨纷轻声说,手指仍摩挲着那本笔记。

“怎么了?听起来不太开心?“

雨纷沉默了一会,突然说:“家华,你还记得我大学时说过想考北理工的研究生吗?“

电话那头明显愣了一下:“当然记得。你怎么突然...“

“我找到了当年的笔记本。“雨纷的声音有些颤抖,“看着这些公式,我突然觉得...我好像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

谭家华听出了她话中的含义:“你想现在考研?“

“我不知道。“雨纷合上笔记本,“只是觉得现在的写作越来越空洞,也许因为我停止了成长。“

挂断电话后,雨纷鬼使神差地搜索了“北京理工大学金融工程考研“。当看到招生简章上“不限制年龄“几个字时,她的心跳加快了。

接下来的几天,考研的想法在雨纷脑海中挥之不去。她联系了大学时的导师,了解到金融工程专业近年来的发展;她偷偷下载了考研真题,试着做了几道题——虽然大部分已经不会,但那种思维的快感依然令她兴奋。

一周后,当星辰影视的王总再次提出高价签约她的新作时,雨纷做出了决定。

“王总,我想暂停写作一年。“她直视对方的眼睛,“我决定考研究生。“

王总的表情像是听到了天方夜谭:“你现在正是事业上升期!停下来一年,读者会忘记你,市场会变化...“

“我知道这很任性。“雨纷坚定地说,“但如果不这么做,我可能再也写不出好作品了。“

离开星辰影视办公室,雨纷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她直接去了书店,买齐了考研全套资料。抱着厚重的《高等数学》和《金融学原理》走在街上,她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她当头一棒。翻开数学教材,那些曾经熟悉的公式现在如同天书;英语阅读理解里满是专业术语,看得她头晕目眩。更糟的是,距离考试只剩四个多月。

“我疯了吗?29岁了还考研?“深夜,雨纷对着满桌的资料自嘲。手机屏幕亮起,是母亲发来的微信:「听说你推掉了新书合同?你到底在想什么?」

雨纷没有回复。她知道父母永远不会理解——在他们眼中,女儿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还要折腾?

第二天,雨纷带着资料来到大学城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这里安静,而且离省图书馆很近。她点了一杯美式,开始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施雨纷?“

一个陌生的男声让她抬起头。面前站着一位穿深蓝色衬衫的男子,看起来有些面熟。

“真的是你!我是陈默,大学时金融工程班的,记得吗?“

记忆渐渐清晰——陈默,班上的学霸,现在应该是...

“你现在在北理工任教对吧?“雨纷想起来了,去年同学群里有人提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