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纷盯着电脑屏幕上的Excel表格,数字渐渐模糊成一片。这是她今天整理的第三十七份税收数据,同样的格式,同样的公式,只是数字略有不同。税务局的工作比她想象的还要枯燥百倍。
午休时间,办公室的同事们三三两两出去吃饭了。雨纷从抽屉里拿出保温饭盒——母亲坚持每天给她准备午餐,说是比外面干净。她机械地咀嚼着饭菜,随手刷着手机。
突然,一条广告弹出来:「起点中文网都市现实题材征文大赛,最高奖金50万,优秀作品有机会影视改编!」
雨纷的手指顿住了。她想起大学时曾经写过一些小故事,发在校刊上还引起过小范围讨论。那时谭家华总是第一个读者,说她的文字有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冒出来: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这一年多的起伏跌宕——从金融科技公司的意气风发,到被裁员后的自我怀疑,再到回老家考公务员的心路历程...这些不正是最真实的都市现实题材吗?
雨纷的心跳加快了。她看了看四周,确认没人注意,迅速新建了一个文档,敲下标题:《人生自有安排》。
接下来的日子,雨纷的生活突然有了色彩。白天,她依然是那个认真谨慎的税务局公务员;午休和晚上回到家后,她就变身为创作者“雨落长安“,将内心的挣扎、迷茫和微弱希望倾注到文字中。
她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女主角施雨纷——一个在大城市金融行业受挫后回到小城的女孩。故事里,施然面临着和她相似的困境:体制内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留守大城市的男友渐行渐远的感情、父母的期待与自我价值的撕扯...
写作成了雨纷的宣泄口。那些在现实中不敢说的话,无法表达的情绪,全都通过文字流淌出来。有时写到动情处,她会不自觉地流泪,把键盘都打湿。
“最近怎么总是对着电脑发呆?“一天晚饭时,母亲疑惑地问。
“在...在学习新的税收政策。“雨纷低头扒饭,心跳如鼓。
“有这功夫不如多和你王阿姨介绍的医生聊聊。“母亲不满地说,“人家条件多好,有房有车...“
雨纷嗯了一声,心里却想着今晚要写的情节:施然终于鼓起勇气拒绝了家里安排的相亲,决定重拾大学时的摄影梦想。
一个月后,《人生自有安排》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到第十章,点击量突然暴涨。雨纷登录作者后台时惊呆了——作品被编辑选为“本周强推“,评论区挤满了读者留言。
「太真实了!作为一个同样从大城市逃回老家的社畜,每一章都让我泪目」
「求更新!想知道施然和男友最后怎么样了」
雨纷的手微微发抖。她没想到自己的故事会引起这么多共鸣。那天晚上,她一口气写到凌晨三点,将自己遭遇的经历艺术加工后写了进去。
第二天上班,雨纷顶着黑眼圈,却精神亢奋。科室的张姐又丢给她一堆杂活,她竟然微笑着接下了——这些素材以后都可以用在小说里。
中午,她躲进卫生间,用手机查看读者评论。一条长评让她愣在原地:
「作为一个县级公务员,我完全理解施然的挣扎。体制就像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却不敢。作者笔下的每一个细节都那么真实,仿佛在写我的生活。期待施然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雨纷的眼泪滴在手机屏幕上。原来她不是一个人,有那么多人和她一样,在理想与现实间痛苦挣扎。
《人生自有安排》的数据持续飙升,很快冲上了都市分类的月票榜。起点编辑主动联系她,询问是否有兴趣参加年度征文大赛。
“你的作品很有现实意义,文笔也好。“编辑在电话里说,“如果能保持这个质量写完,得奖希望很大。“
雨纷握着手机,感觉心脏要跳出胸腔。她从未想过自己的文字会得到专业认可。
“我...我会努力的。“她声音发颤。
那天之后,雨纷的创作更加投入。她开始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工作中的所见所闻...这些细节都成了小说的养料。
三个月后,《人生自有安排》连载到五十章,收藏量突破十万。起点中文网首页大图推荐,标题赫然写着:“年度现象级现实题材作品,千万读者共鸣推荐!“
雨纷的生活彻底改变了。每天都有无数读者催更,出版社发来合作邀约,甚至有几家影视公司询问版权事宜。她在税务局的工作反而成了次要事务,常常心不在焉。
“小秦,这份报表你核对一下。“科长递来一叠文件。
雨纷匆匆扫了一眼就签了字——她满脑子都是今天要更新的章节,施然即将做出一个重要决定...
两天后,雨纷被叫进了局长办公室。局长桌上放着一本打印稿,封面上赫然是《人生自有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