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七章:共生·“并肩”而非“依附” (3/3)

的是,在这片“地盘”敞开着的大门口,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背上挎着个相机模样的东西,正抬起一只小手,朝着里面挥手呢!小雅指着那个小人儿,眼睛亮得像星星:“妈妈你看!这是陈默叔叔!他在外面‘打怪兽’(就是拍照呀!),打完‘怪兽’就能回我们的‘大本营’喝咖啡啦!”林晚看着那个小小的泥塑,心里头“轰”地一下,又暖又酸。这小丫头片子,用她那双稚嫩的小手,竟然把大人世界里那点微妙的关系,捏得透透的:亲近,但不挤占;欢迎,但不捆绑。那个小小的泥塑世界,门永远敞开着,留给那些愿意带着故事进来坐一坐、喝杯茶的人,也随时欢迎主人自己走出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

“孩子的心啊,是最透亮的镜子,清清楚楚照见爱最该有的模样——不是死死攥在手心儿里,是懂得在紧紧挨着的地方,留出一片能自由喘气儿的空白。”

你们家的小人精,是不是也曾经用他们天真的话或者举动,给你这个当妈的上了一课,让你恍然大悟:哦,原来爱,还可以这样?

(八)晨光序曲:你在追光,我在守暖

西北的风沙够劲儿,不光刻进了陈默拍回来的壮丽画面里,也悄悄在他眼角眉梢留下了点痕迹。他的消息,时有时无。有时候是一张沙漠落日、孤烟直上的震撼大片;有时候是深更半夜发来的语音,声音沙哑,带着浓浓的疲惫,抱怨剪辑快把他逼疯了。林晚这边,“晚照”在秋冬交替的当口意外地迎来了一波小高峰。她忙着设计新样品,盯着师傅们打样,还得辅导小雅写作业,日子像陀螺似的转,累是真累,可心里头踏实,有劲儿。一个清冽冽的冬日早晨,林晚裹着厚大衣在结了薄冰的河边晨跑,哈出的气儿瞬间变成一团白雾。手机在口袋里“嗡嗡”震了两下。掏出来一看,是陈默发来的一张照片:辽阔得望不到边的戈壁滩上,一轮红得耀眼的朝阳,正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把整片天空都点燃了。底下就四个字:“见字如面”。林晚停下脚步,大口喘着气,白雾在冷空气里散开。她举起手机,对着河面上刚刚跳出来的、同样红彤彤的太阳,“咔嚓”按下了快门。发送。同样四个字:“见字如面”。清冷的晨光洒在河面上,碎金子似的跳跃着。他们俩,一个在风沙里追他的光,一个在木屑里守她的暖,隔着千山万水。不需要时时刻刻手牵着手,只要知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对方也在努力地发着自己的光,这感觉,比什么都踏实。这就是最深沉的“并肩”。

“顶顶好的相伴,是你在你的山顶看日出万丈,我在我的海边听潮落潮涨。我们共享着同一片天空洒下的光,脚下踩着的,却是各自认准了、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路。”

亲爱的,你是不是也寻摸到了这样一种关系?像两棵树,各自扎根,枝叶却能在风里轻轻相触?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