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营。”使者得意道,“五千精骑,皆披重甲,配有新式长矛与弓弩,专破步兵阵列。”
慕容渊神色不变,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贵国果然用心良苦。”
“王爷觉得如何?”使者笑问。
“很好。”慕容渊放下酒杯,缓缓起身,“但我也有句话,不知阁下愿否一听?”
“王爷请讲。”
“你们的骑兵虽强,但若遇伏兵,未必能全身而退。”慕容渊目光锐利,“更何况,我军新式弩机射程远超传统弓箭,对付重甲骑兵,也非难事。”
使者脸色微变,随即笑道:“王爷果然胸有丘壑。”
宴会结束,慕容渊一行返回途中,尉迟烈低声问道:“王爷,您怎么知道他们会在鹰崖设伏?”
“昨日使者言语中提及‘地形复杂’,再加上宴席设于山谷之中,自然值得怀疑。”慕容渊回头望了一眼远处山岭,“回去之后,立刻部署防线,准备迎敌。”
与此同时,在京城深处,赫连嫣已在书房中与慕容渊密谈。
“邻国此次挑衅,并非孤军奋战。”她低声道,“他们与西境某国结盟,意图联手遏制我国发展。”
“果然如此。”慕容渊皱眉,“那你可有办法劝说你父王改变主意?”
“可以一试。”赫连嫣点头,“但我需要一些筹码。”
“比如?”
“比如……我军新式武器的真正威力。”她直视慕容渊双眼,“让他们知道,若开战,他们未必能赢。”
慕容渊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我会安排。”
翌日,一道密令传出,工学馆内最新型号的弩机被秘密运往边关,同时,几支由机械作坊改良的织布机也被送往邻国边境集市,作为“技术交流”的一部分。
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邻国释放信号:我军科技已成体系,若执意挑衅,必付出代价。
而在朝廷内部,关于是否应战的争论仍在继续。
“王爷,我们必须明确立场。”一位年轻官员进言,“若一味隐忍,只会让敌人得寸进尺。”
“但也不能轻易开战。”另一人反对,“毕竟,战争一旦爆发,百姓受苦。”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选择战或不战。”诸葛策冷静分析,“而是如何在最小损失下,震慑敌人。”
慕容渊听完,缓缓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边境一处地形道:“这里,是我们布防的关键点。若敌军来袭,我们将在此设伏。”
“王爷已有计划?”尉迟烈兴奋地问。
“不错。”慕容渊眼中闪过一抹寒光,“让他们尝尝,什么叫‘科技的力量’。”
窗外,晨曦微露,新的一天悄然来临。
远方的山林间,一只飞鸟掠过,振翅声划破寂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