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五章:命运转折 第三节:高力士献计 (1/1)

兴庆宫的铜漏日复一日滴着清水,见证着唐玄宗愈发憔悴的模样。高力士守在寝殿外,看着太医们捧着药碗进进出出,药香混着皇帝剧烈的咳嗽声从雕花木门中溢出,心中如同被钝刀反复割剐。这日深夜,更鼓敲过三下,殿内突然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高力士慌忙推门而入,只见满地狼藉,唐玄宗攥着武惠妃生前最爱的翡翠钗,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

“陛下!“高力士扑过去夺下钗子,却见皇帝泪流满面,“惠儿的钗子...朕连她留下的东西都护不住...“烛火摇曳中,唐玄宗眼下青黑如墨,脸颊凹陷得能看见颧骨轮廓,往日威严的帝王,此刻竟像个失魂落魄的老人。高力士突然意识到,若再不想办法,这江山恐怕真要随着皇帝的意志一同崩塌。

第二日清晨,高力士在宫中漫无目的地徘徊。路过教坊时,忽闻一阵琵琶声传来,铮铮琮琮如珠落玉盘。他驻足望去,只见一名小宫女正对着谱子练习《霓裳羽衣》,恍惚间竟与那日温泉宫中杨玉环抚琴的身影重叠。这个念头如惊雷般劈开混沌,高力士猛然想起皇帝曾在酒后喃喃:“寿王妃的眉眼,倒与梅妃有三分相似...“

“来人!“高力士立即传唤心腹太监,“去查寿王妃近日行踪,事无巨细都要报来。“当夜,密报便摆在了他的案头:杨玉环每日在寿王府教梨园乐师谱曲,闲时便在花园照料梅树,其温婉贤淑之名早已传遍长安。高力士摩挲着密报,目光落在“梅树“二字上——梅妃生前最爱梅花,而杨玉环与梅妃的神韵竟如此相似,这或许就是扭转乾坤的关键。

三日后,高力士捧着西域进贡的夜光杯,踏入唐玄宗的寝殿。皇帝正对着武惠妃的画像发呆,案上的冷茶结了层油皮。“陛下,老奴有一物请您过目。“高力士展开一卷画轴,正是民间画师所绘的《梅妃踏雪寻梅图》,“梅妃娘娘在时,最喜这清冷高洁之姿。“

唐玄宗的目光终于有了焦距,盯着画中女子的眉眼,喃喃道:“是有些像...惠儿也爱穿月白襦裙...“高力士趁机跪下,额头贴地:“陛下对武惠妃娘娘的深情,天地可鉴。老奴斗胆进言,道家修行可祈福消灾,延年益寿。若能寻一贤淑女子入道观为女冠,日夜为陛下和武惠妃娘娘诵经祈福,说不定能感动上天,护我大唐国运昌隆。“

殿内死寂片刻,只听见铜漏滴水声。高力士偷偷抬眼,见皇帝捏着画轴的手指微微发颤。“何处寻这样的女子...“唐玄宗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高力士深吸一口气,字字斟酌:“寿王妃杨玉环,温婉贤德,精通音律,若能为陛下祈福,必是上天眷顾。“

这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唐玄宗猛地起身,锦袍扫落案上茶盏:“寿王妃?瑁儿的妻子?“他来回踱步,袍角带起的风掀动窗纱,“高力士,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高力士重重叩首,额角在青砖上磕出闷响:“老奴追随陛下数十载,只为陛下安康。寿王妃入道,一来可解陛下相思之苦,二来能为武惠妃娘娘超度,三来...“他压低声音,“也可断了寿王觊觎储君之念。“

最后一句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唐玄宗心中隐秘的顾虑。自太子被废,李瑁在朝中的声望与日俱增,这早已成了皇帝的心病。高力士见皇帝神色松动,继续进言:“陛下只需下旨,以祈福之名让寿王妃入道,赐号'太真'。如此既全了皇家颜面,又能慰藉陛下情思,实乃一举多得。“

窗外突然响起一声闷雷,暴雨倾盆而下。唐玄宗望着雨幕,想起温泉宫初见时杨玉环的惊鸿一瞥,她舞袖间流转的光华,竟与记忆中梅妃的《惊鸿舞》渐渐重合。“传李林甫进宫。“他突然开口,声音恢复了几分帝王威仪。高力士心中一喜,知道皇帝已被说动。

然而消息传出后,朝堂顿时暗流涌动。李林甫在政事堂接到旨意时,抚着山羊胡沉吟不语。他自然明白皇帝此举意在打压寿王,可若是杨玉环得了圣宠,杨家势力崛起,是否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当夜,他便秘密召见心腹:“去查寿王妃与朝中大臣的往来,尤其是太子旧部,若有把柄,即刻上报。“

寿王府内,李瑁与杨玉环也得知了风声。深夜,两人坐在书房,烛火将影子投在墙上,明明灭灭。“我明日便进宫面圣!“李瑁按在剑柄上的手青筋暴起,“他身为父亲,怎能夺儿媳为己用?“杨玉环却按住他的手,眼中含泪:“瑁郎,你忘了太子是如何死的吗?“她取出密报,上面赫然写着李林甫正在搜集寿王“谋反“的证据,“这是个圈套,我们不能贸然行事。“

长安城的雨下了整整三日,高力士站在宫门处,望着积水倒映的宫墙。他知道,自己这一计,不仅改变了杨玉环的命运,更如同投入江河的巨石,即将在大唐的朝堂上掀起惊涛骇浪。而他作为这一切的推动者,只能握紧手中的拂尘,在皇权的漩涡中继续前行。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