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四章:惊鸿一瞥 第二节:梅影重现 (1/1)

暮色悄然漫过温泉宫的飞檐,铜制宫灯次第亮起,在氤氲雾气中晕染出朦胧光晕。杨玉环捧着药箱转身欲行,却听身后传来衣袂摩挲声。唐玄宗踏着满地碎金般的夕阳追来,玄色锦袍下摆扫过湿润的青石板,惊起几缕盘旋的热气。

“且慢。“他的声音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伸手时宽大的袖口滑落,露出腕间缠绕的沉香木佛珠——那是梅妃生前亲手所制。杨玉环僵在原地,看着皇帝修长的手指悬在自己发间,最终只是轻轻捻起一片飘落的枫叶,“骊山的枫叶,倒衬得你愈发清瘦了。“

这句话像根细针扎进心口。杨玉环福身时,瞥见皇帝腰间玉佩上斑驳的裂纹,那是梅妃病逝当夜,他摔碎玉珏留下的痕迹。记忆突然翻涌,三年前的宫宴上,武惠妃曾指着梅妃的画像对她说:“这眉眼,倒与你有三分相似。“那时她只当是戏言,此刻却在皇帝灼热的目光里,尝到了命运的苦涩。

“陛下谬赞。“她后退半步,药箱里的瓷瓶相撞发出轻响,“武惠妃的安神汤需温火慢煎,民妇......“

“朕让高力士送去。“唐玄宗打断她的话,抬手招来宫娥取走药箱,“听闻寿王妃擅画红梅?“他突然转身,宽大的袍袖扫过石案,案上宣纸与狼毫笔应声而动,“梅园内的朱砂梅开得正好,为朕画上一幅如何?“

温泉池的水汽裹挟着龙涎香扑面而来,杨玉环望着浸透暮色的宣纸,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琵琶弦的老茧。记忆中,李瑁曾在洛阳的雪夜为她磨墨,那时画的是并蒂莲,而今却要在帝王面前描摹他人的影子。

“民妇献丑了。“她接过狼毫,笔尖蘸满朱砂时,想起梅妃的典故——传闻这位江南才女每作画,必以胭脂调色,笔下红梅如泣血绽放。宣纸上的第一笔落下,竟是歪的,她慌忙掩饰:“殿内雾气太重,熏得人眼晕。“

唐玄宗却笑了,笑声惊飞檐下栖息的寒鸦。他从袖中取出一方素帕,亲手擦拭她额间的薄汗,指尖若有若无擦过她的脸颊:“当年梅妃作画,总说灵感需'醉中取'。“话音未落,宫娥已捧来夜光杯,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晃出细碎的光,“此乃波斯进贡的葡萄酒,饮一杯,或许画技更妙。“

杨玉环望着酒杯,喉头发紧。她想起李瑁出征前的叮嘱:“若遇危险,便称病推辞。“正要开口,却见皇帝将酒杯递到她唇边:“怎么?嫌朕喂得不够诚心?“周围宫娥齐刷刷跪地,寂静中,她听见自己吞咽的声音。

酒液入喉,辛辣中带着甜腻。恍惚间,她仿佛看见梅妃从画中走来,广袖翻飞间,红梅簌簌坠落。笔下的朱砂突然洇开,在宣纸上晕成一团血色。唐玄宗凑近时,她闻到他口中浓重的酒气,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药香——那是常年服用安神丸的味道。

“画得好!“皇帝突然拍手,震得案上墨砚晃动,“这抹胭脂红,倒比梅妃的'泣血图'更有韵味。“他的手指重重按在宣纸上,将墨迹抹开,“只是缺了落款。“说着抓起她的手,握着狼毫在画角写下“太真“二字。

杨玉环浑身发冷。“太真“是梅妃未入宫前的闺名,此刻却成了她画作的印记。她想要抽回手,却被皇帝紧紧攥住:“明日此时,朕要见你着梅色襦裙,在梅树下舞《惊鸿》。“他的呼吸喷在她耳畔,“若跳得好,朕便赐你梅园居住。“

这句话像道惊雷劈在头顶。杨玉环猛地抽回手,后退时撞翻了石案上的花瓶。青瓷碎裂声中,她跪地叩首:“陛下!民妇乃寿王妃,此举有违伦常!“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血腥味在口中散开。

温泉宫陷入死寂。唐玄宗盯着她发间晃动的白玉兰簪,突然想起梅妃最爱将玉簪插在鬓边,斜倚在梅树下吟诗的模样。怒意与思念交织,他一脚踢翻矮凳,震得满地狼藉:“滚!“

杨玉环连滚带爬地起身,广袖扫过满地碎片。跑出殿门时,迎面撞上匆匆赶来的高力士。老太监看着她凌乱的发丝和通红的额头,低声叹道:“寿王妃这又是何苦?陛下...不过是想在你身上寻个慰藉。“

夜色彻底笼罩骊山时,杨玉环终于回到寿王府。李瑁举着灯笼立在角门,看见她发间沾染的朱砂和衣摆的酒渍,脸色瞬间惨白:“他是不是为难你了?“

杨玉环扑进丈夫怀里,泪水浸湿了他的衣襟。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她想起温泉宫墙上摇曳的灯笼,想起皇帝眼中炽热又哀伤的目光,突然明白:从踏入那片氤氲雾气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便如同宣纸上晕开的朱砂,再也无法收拾。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