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三十一章 各路人马都来相助(求收藏!) (1/2)

“那就先谢二叔了。先前朝堂之事,我还有十样东西没细选……“

“送客!“

朱瞻基话未说完,朱高煦“砰“地甩上房门。

答应出人已让他肉疼,这小子竟还要亲自挑人!

他哪能不知朱瞻基的心思,若由自己指派,必定挑些老弱充数。

可如今被对方拿住把柄,皇室宗亲的颜面、朱棣的威严,容不得他在这事儿上推诿。

转至楚王府,朱桢听闻消息,当即拍案而起:“瓦剌人竟敢在应天撒野!孙侄直说,要叔祖如何相助?“

这位老王爷素来豪爽磊落,与朱棣颇为相似。

“二叔已应允派三十人……“

“我出五十精锐!“朱桢大手一挥,“人交给你,便当他们已马革裹尸!“

他怎肯落于人后,连素来吝啬的侄子朱高煦都松了口,自己岂会输阵?

“谢叔祖!“朱瞻基顺势抛出橄榄枝,“听闻叔祖与塞外马商相熟,侄儿正需百匹良驹,不知能否牵线?“

“这便对了!“朱桢爽朗大笑,即刻唤来管事赵三,“随世子殿下去,一应事务办妥再回。“

事后朱瞻基询问价格,发现不仅与市价相当,马匹品质更是上乘。

这份情义他暗自记下——毕竟这位老王爷与他并非嫡亲,能如此仗义相助,实属难得。

到了宁王府,朱权却连连叹气:“孙侄莫怪,叔祖王府刚立,实在抽不出人手,只能凑出十人聊表心意。“

朱瞻基看着王府寒酸模样,也不多强求,领着人便告辞。

返回城郊工坊时,张家的一百名精锐早已等候。

朱瞻基暗叹,若父亲朱高炽能多些外戚助力,何至于如今势单力薄?

正盘算间,王忠匆匆来报:“公子,博陵马家遣二十人支援!“

“备二十坛玉液酒送去,就说改日我亲自向马三爷致谢。“朱瞻基当即吩咐。

“马家竟主动相助?你到底许了他们什么好处?“张懋率队而来,语气里满是疑惑。

作为国公府的得力干将,他此次带来了府中三分之一的精锐。

“秘密。“

朱瞻基神秘一笑,惹得张懋直瞪眼。

他也察觉出,朱瞻基与张玉柔私交颇深,对自己却始终隔着一层。

忽闻马蹄声急,张懋得意道:“给你请了位援手!孟勇到了!“

“贤弟!这般大事怎不唤我?“孟勇大步而来。

昔日朱瞻基赠他宝刀时毫无保留,这份情义他铭记于心。

此刻听闻朱瞻基遇刺,当即带着十名亲随驰援。

看着这位直肠子的汉子,朱瞻基心中暖意涌动——乱世之中,这般真性情的兄弟,千金难换。

……

“孟大哥,此事凶险,要不您……“

“少啰嗦!“孟勇大手一挥,虎目圆睁,“人都带来了,哪有临阵退缩的道理?我还要不要在应天混了?“

在场众人要么沾亲带故,要么有利益牵扯,唯有孟勇纯粹为情义而来。

朱瞻基心头一热,当即行下大礼:“大哥这份情谊,小弟记下了!“

看着孟勇带来的十名精锐,朱瞻基便知背后定有保定侯孟善授意。

这些护卫个个战力超十五人,分明是孟家压箱底的好手。

正说着,外头传来通报:“武安侯次子郑程远到!“

朱瞻基精神一振。

武安侯郑亨是朝堂上的“常青树“,他早想结交,却一直苦无机会。

如今其子来投,正是天赐良机。

“殿下!家父让我带二十人助拳,不过……“郑程远大大咧咧坐下,抓起桌上糕点就啃,“农忙雇短工都得付工钱,我爹说了,不能白干活!“

“你这人还要不要脸?没人请你来!“张懋皱起眉头。

“来都来了,想赶我走?没门!“郑程远斜睨一眼,“不给好处,我就赖这儿了!“

朱瞻基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不知令尊想要何物?“

“我爹就好舞枪弄棒,听说殿下这儿的兵器都是稀罕物。“郑程远嘿嘿一笑,“他老念叨,怎么就没把那把开山斧也顺来?“

原来,此前孟勇购刀时,郑亨便眼馋不已。

只是朱瞻基的工坊只制刀剑,并无斧头。

“此事包在我身上!“朱瞻基早有准备,“虽比不上系统兑换的神品,但必定比老将军手中的更锋利!“

“痛快!两副斧头!今儿您指哪儿,我打哪儿!“

郑程远一拍桌子,起身整队去了。

张懋望着整装待发的众人,忧心忡忡:“如此大张旗鼓,瓦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