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2章初遇之时,暗涌风波 (1/2)

直到景和九年的秋日,微雨霏霏,谢云澜破天荒地踏入了听雨轩。

那一日,谢云澜刚从朝中议事归来,心中郁结难解。朝中党争不断,各方势力暗中较劲,让他疲于应付。加之近日边境战事紧张,粮草调度不畅,百姓生活困难,这一切都如同巨石一般,压在他的心头。

他原本打算直接回府处理公务,却在途经城南时,听闻属下提及听雨轩与苏晚的琴艺。彼时正值秋雨绵绵,轻敲着窗棂,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与他的心境莫名地契合。一时兴起,谢云澜决定前往听雨轩,听一曲琴音,或许能稍解心中的烦闷。

听雨轩掌柜得知谢首辅驾到,慌忙迎接,亲自将谢云澜引至最幽静的雅间。雅间内檀香袅袅,雨声潺潺,窗外雨幕如帘,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谢云澜一身玄色官袍,端坐于案前,周身散发着令人难以靠近的清贵之气。

苏晚应召而来,她着一身湖蓝色长裙,发髻简约,只简单地点缀了几枚银钗,清丽脱俗。她向谢云澜行了一礼,声音清澈如山间溪流:“奴家苏晚,见过首辅大人。“

谢云澜微微颔首,面无表情地道:“久闻苏姑娘琴艺超群,今日特来一听。“

苏晚轻笑:“首辅过誉了。奴家琴艺粗浅,不过略懂皮毛,不知首辅想听何曲子?“

谢云澜思索片刻:“随姑娘所愿。“

苏晚点头,落座于屏风之后,纤指轻柔地拂过琴弦。片刻沉思后,她选择了一曲《高山流水》。

琴声如雨打芭蕉,空灵而寂寥,又似山间清泉,涤荡心灵。音符在空气中流转,如同一幅幅水墨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高山巍峨,云雾缭绕;流水潺潺,穿山越岭;时而急促,如同激流奔腾;时而舒缓,似是溪流轻吟。每一个音符都精准地表达着自然的韵律与生命的律动。

谢云澜静静地听着,紧绷的面容似乎微微放松了些许。他闭上眼睛,让琴声如同清泉一般,洗涤着他疲惫的心灵。

苏晚凝神静气,将心神融入琴音之中,试图感知这位传说中谢首辅的内心。

然她的琴声方与谢云澜心弦相触,便遇上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大阻力,仿佛一道无形的铜墙铁壁,将她的感知拒之门外。她费力地想要深入,却只捕捉到一些零碎的、冰冷的意象——锐利的寒光、堆叠的奏折、冰冷的枷锁,以及一种近乎窒息的疲惫与……孤寂?

正当苏晚苦苦尝试捕捉更多时,一段出人意料的“声音“突然闯入了她的感知,那并非完整的言语,而是化为意象与零散字句的强烈心念:

【这琴声……倒有几分真意。比那些只会曲意逢迎的俗乐强上许多。】

【不知户部那群尸位素餐的官员可曾将赈灾的银钱发放下去?若再有因饥荒而死的百姓,我这首辅之位,又有何颜面坐下去?】

【窗外雨落,倒与我心境相合。近来朝务繁重,党争不断,真是让人心力交瘁。】

【罢了,今晚回府,怕是又只能食那冰冷的残羹冷炙了。府中厨下之人,总是忘了为我备膳。】

苏晚的指尖猛地一颤,琴声随之微乱。她心中骇然,这……这竟是谢首辅的真实想法?!那个在外人眼中清冷禁欲、不食人间烟火的谢云澜,其内心竟会牵挂赈灾钱粮,会为朝务烦忧,甚至会因无热食而心中微有抱怨?

这巨大的反差,让苏晚一时难以平复。她深吸一口气,强忍住内心的震惊,继续抚琴。她尝试着更深入地感知,却发现谢云澜的内心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越是尝试探究,越是难以捉摸,复杂至极。她看到了他为稳固朝堂而承受的重压,为黎民百姓安居乐业而付出的心血,以及一种深埋心底的、不易察觉的脆弱与渴望。

一曲终了,苏晚轻轻收回手指,微微欠身,等待谢云澜的评价。

谢云澜缓缓睁开眼睛,看了苏晚一眼,淡淡道:“琴艺甚佳,确实名不虚传。“

苏晚微笑:“谢首辅夸奖。“

谢云澜沉吟片刻,又道:“若无他事,本官告辞了。“

苏晚恭敬地送别谢云澜,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她本以为谢云澜是个冷酷无情的权臣,却没想到在那冰冷的外表下,竟隐藏着如此丰富的内心世界。

那一晚之后,谢云澜仿佛成了听雨轩的座上宾。他来得不多,但每一次光临,苏晚总会被安排为他献艺。每一次抚琴,苏晚都能捕捉到他不同层次的内心波动。她发现,谢云澜的内心世界远比她想象的要丰富得多。他会因为窗外掠过的飞鸟而心生短暂的闲适,会因为读到一本古籍而感慨万千,会因为忆及某个故人而流露出淡淡的哀伤。

【今日面圣,陛下精神尚可,但眼神中猜忌之色愈浓。伴君如伴虎,诚不我欺。】

【刑部呈上的那个案子,疑点尚多,细节之处需再细查。宁可放过千个,不可错杀一个,更不可冤枉一个无辜之人。】

【听闻城外匪患又起,那些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