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块钱啊,在刚刚进入的1978年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
宋海燕说了,得益于在补习班的收获,短短一个半月,她的高考成绩至少上升了40分。
现在,谢老师要结婚,自己必须有所表示才行。
以及谢老师给足自己面子,到现在都严格保密的那件事。
1分1块钱,就是40块。
而且,这40块是她一个人的。
宋育良,要单独给10块钱。
而且宋育良原本是要亲自来的,因为招生工作太忙,实在是抽不开身,这才让女儿代劳。
“王美英,20块。”
王美英因为基础差一些,在补习班里的进步是最大的。
如果没有这段时间的提高,她是考不上大学的。
但是她家的条件比不上宋海燕,能拿出20块钱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然后是许卫东、沈中华这些考出好成绩,确定会被大学录取的学生,也都是20块。
再然后是10元档,以及少数几个5块的。
“大爷,一共是480块钱,对吧?”
大爷不急不忙的完成心算,点头说:“没错。”
“这是480块,您数数。”
“嗯,钱数没错!”
主动排在后面的乡亲们,全都看呆了!
到底是城里人,出手就是阔绰。
人家区区三十几号人,就基本上持平了咱们整个辛桥大队的礼钱。
这时,又是一阵自行车声响起。
“快看,娘家人来了!”
“娘家人?他们不是应该跟着新娘子一起来的吗?”
“不是新娘子的娘家人,是新学的妈妈,于晓梅的娘家人,错不了的,我看见于小莉了。”
林跃进神灵活现的位于车队最前方,后座上带着一脸不高兴的小丫头林倩。
乡下路况不好,这一路上,可是把她颠坏了。
但是能来参加状元表哥的婚礼,林倩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回去之后,又有了跟小伙伴儿吹牛的话题了。
宋仁忠眼尖,急忙跑进去通知谢新学。
谢新学停下和学生们的谈话,亲自出门迎接。
“小姨,姨夫,小倩你们都来了!”
“表姨,表舅……”
谢新学很有礼貌,跟每个人打招呼。
林跃进一副至亲长辈的做派,打着官腔说:“新学,你这宅子真不错,到底是咱们老于家的外甥,给咱家挣脸了!”
“媳妇儿,快给咱大外甥上礼!”
嘴上说着让于小莉上礼,但林跃进也凑了过来,厚着脸皮问:“最大的礼金是多少啊?”
在他看来,村里人最多给上个一块两块的。
5块,就算是顶天了!
而他们夫妻俩,准备了足足30块钱。
无疑,这将是礼金的天花板。
林跃进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儿了,做好了被这群乡巴佬顶礼膜拜的准备。
“50块。”负责收钱的本家大爷回答说。
林跃进猛的瞪大眼睛:“夺少?”
戴老花镜的大爷往前面翻了几页,说:“是50块,宋育良、宋海燕……”
林跃进瞪大眼睛,原来是宋育良局长!
人家宋育良跟谢新学非亲非故,都给了50呢,自己这个亲姨夫才随了30块钱,说不过去啊。
于晓梅瞪了林跃进一眼,从兜里掏出两张大团结,不动声色的塞进丈夫手里。
原本,于晓梅是主张随50块钱的。
但林跃进心疼了,说什么20就已经是农村的最高随礼了,于小莉和他说了半天好话。
意思是,谢新学这么有出息,以后肯定前途无量。
咱们一家,除了要继续维持和他的这份亲情,而且很快就有用到谢新学的地方。
那就是正在上高一的女儿林倩,过了年会参加第二届高考。
林倩的成绩属于中上游,高不成低不就的那种。
想要考上大学,难度系数不是一般的高。
谢新学考的那么好,还那么会教学生,到时候把林倩送到他身边,学上一阵子,考上大学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尽管妻子说的很有道理,但林跃进还是觉得肉疼,最后也只同意涨到30块而已。
事实证明,自己的眼界还是窄了。
林跃进扯了扯嘴角,从兜里掏出三张大团结,五张合在一起,底气明显高了不少:“林跃进、于晓梅,50块!”
因为有了先例,围观众人的反应不向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