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流离,他早已不是那个养尊处优的世家公子了。
“你刚才说...小李氏?“他压低声音问道,“除了我,还有谁活下来了?“
崔明澄在黑暗中沉默了片刻。当外面的士兵开始砸隔壁的门时,她突然抓住李暾泽的手,按在了自己的玉佩上。
“摸这里。“她引导着他的手指划过玉佩背面的刻痕,“这不是崔氏的家徽,是李氏的'木'字纹。我本名李沅,是你二叔的女儿。黄巢军入城前夜,我被过继给崔家为女,这才逃过一劫。“
李暾泽如遭雷击。他的手指僵在那熟悉的纹路上——没错,这是李氏嫡系子女才有的标记。月光从门缝漏进来,照在崔明澄的脸上。此刻他才注意到,她眉心的那颗小痣,和二叔一模一样。
“所以我们是...“
“堂兄妹。“崔明澄——不,李沅的眼中含着泪水,“这十年,我每天都在找其他幸存者。直到三个月前,有人在郑州提起一个精通《周礼》的赈灾者,描述的样子像极了记忆中的你...“
外面的嘈杂声越来越近。李暾泽突然将玉佩塞回她手中,转身从床下拖出一个包袱。
“跟我来。“他掀开墙角的一块地砖,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这是前几日挖的地窖。“
两人刚钻入地道,院门就被踹开了。火把的光亮照进屋内,士兵的靴子踏在他们刚才站立的地方。李暾泽屏住呼吸,感觉到李沅的手紧紧握着他的,冰凉而颤抖。
“搜!连老鼠洞都不要放过!“
头顶的木板被踩得嘎吱作响,尘土簌簌落下。李暾泽借着地缝透入的微光,看向身旁这个突然变成堂妹的女子。十年光阴在她脸上刻下了陌生的轮廓,但那双眼睛——那双倔强的、含着泪光的眼睛,依然是他记忆中的阿沅。
“为什么现在才相认?“他无声地用口型问道。
李沅从怀中取出一个绣囊,倒出几粒黍米,在地上排出一个“王“字,又画了个圈将其圈住。李暾泽顿时了然——王氏势力太大,她一直在等待时机。
头顶的搜查声渐渐远去。李沅凑到他耳边,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明日午时,白马寺后殿。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她的呼吸突然停住了。地道的另一端,传来了铁器刮擦石壁的声音。有人找到了入口!
李暾泽毫不犹豫地拔出匕首,将李沅护在身后。黑暗中,他感觉到她将那块完整的“同心玉“塞进了他的衣襟。
“玉在人在。“她轻声说,声音里是他从未听过的决绝,“这次,我们一起活下去。
第七节血色
白马寺的钟声在暮色中钝响,惊起檐角几只昏鸦。李暾泽蹲在后殿的阴影里,手指抠着地砖缝中的青苔。十年前那场大火,烧掉的何止是陇西李氏的宅院,连人心里的东西也一并烧成了灰。
“来了。“身旁的老僧突然低语。
殿门吱呀一声,先探进来的是一盏青纱灯笼,随后才是李沅——或者说,崔明澄的身影。她今日着了男装,倒显出几分当年阿沅的顽态。只是眉眼间那点郁气,却与记忆中判若两人了。
“三哥。“她唤道,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
李暾泽的脊背僵了僵。这称呼太过陌生,又太过熟悉。十年前族中行三的子弟有七人,如今被唤作“三哥“的,竟只剩他一个了。
老僧从佛龛后取出一只铁匣,锈迹斑驳如凝血。“这是令尊当年寄存之物。“
匣中躺着几封密信,纸色已然昏黄。李暾泽抖开最上面一封,父亲的字迹便如刀般劈进眼里:
「崔兄台鉴:王氏通贼之事已确,今夜恐有变。倘有不测,沅儿托付于兄,玉在人在...」
信纸在他手中簌簌作响。他忽然记起那个血色的黎明,三叔倒在影壁前,喉间插着一支箭——箭尾分明刻着崔氏标记。这记忆太过真切,连鼻腔里都又泛起那股焦臭味。
“假的。“他嘶声道,将信纸揉作一团,“崔中丞当年亲口说过...“
“那是说给王氏探子听的。“李沅突然掀开衣领,露出锁骨处一道狰狞疤痕,“这箭伤认得么?太原王氏的倒钩箭。那夜若不是崔爹爹将我压在身下...“
她的话戛然而止。殿外传来靴子碾碎枯枝的声响。老僧迅速吹灭蜡烛,黑暗中只余三人交错的呼吸。
待脚步声远去,李沅才从怀中取出一卷族谱。烛光重燃时,李暾泽看见“崔明澄“三字旁注着一行小字:“甲申年冬月过继,本名李沅,陇西李氏次房嫡女。“
“崔家真正的小姐,未足月就殁了。“李沅的指甲掐进族谱边缘,“崔爹爹收养我后,对外只说女儿病愈.,为我改名明澄,他们待我极好...“
好到教人毛骨悚然。李暾泽想起昨日粥棚里,崔明澄垂眸看图纸的模样,那通身的贵气,哪还有半点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