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碎玉相认
月光下两半玉佩的拼合,不仅揭开了李暾泽隐藏十年的真实身份,更触发了两人共同的童年记忆,紧张氛围中夹杂着微妙情感。痛苦回忆涌现:李暾泽在崔明澄面前失控,那些血与火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掐住她脖子的瞬间既是对仇人的恨意,也是对命运无情的愤怒。从仇恨到震惊再到困惑,李暾泽的情绪在短时间内剧烈波动,而崔明澄眼中含泪的倔强表情,暗示着她这些年来承受的秘密与痛苦。
灯笼的火光在夜风中摇曳,将崔明澄的脸映得忽明忽暗。她手中的半块玉佩泛着温润的光泽,断口处那个残缺的“同“字,与李暾泽腰间藏着的那块严丝合缝。
“这玉...“她的声音微微发颤,“李暾泽,你还要假装不认识我吗?“
李暾泽的血液瞬间凝固。十年了,这是他第一次听人唤出本名。凿子从他指间滑落,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月光像冰冷的河水漫过门槛,他看见崔明澄眼中闪烁的微光——那不是恐惧,而是一种他读不懂的复杂情绪。
“崔小姐认错人了。“他后退半步,右手下意识摸向腰间的玉佩,却摸了个空——不知何时,那半块玉已经滑落出来,正悬在衣摆边晃荡。
崔明澄向前一步,将手中的半块玉举到两人之间。两块残玉在月光下泛着相似的青色,断裂处的纹路如同命运精心设计的谜题。
“十年前的中秋夜,我们在你家后院的桂花树下埋过一对蛐蛐。“她的声音很轻,却像刀子一样剖开李暾泽精心构筑的伪装,“你说要学太宗皇帝,给它们封'左右骁卫大将军'。“
李暾泽的呼吸停滞了。那个遥远的夜晚突然清晰起来——桂花的香气,蛐蛐的鸣叫,还有眼前这个小姑娘发间晃动的珍珠流苏。那时她还不叫崔明澄,而是叫...
“阿沅?“这个名字脱口而出,李暾泽自己都吃了一惊。
崔明澄——不,阿沅的眼中瞬间涌上泪水。她猛地抓住李暾泽的手腕,将两块残玉拼在一起。完整的“同“字在月光下浮现,玉身内里隐隐有血丝般的纹路。
“这是李氏宗族的'同心玉',当年一共只雕了三对。“她声音哽咽,“一对在你父亲和我父亲手中,一对在你我手中,还有一对...“
“在三叔和崔中丞手里。“李暾泽机械地接话,记忆如决堤洪水般涌来。那年他七岁,在李氏祠堂的入谱仪式上,祖父将这块玉挂在他脖子上,说这是与崔氏小女儿结通的信物。那时站在崔中丞身边的小女孩,就是眼前的阿沅。
但紧接着,更黑暗的记忆覆盖了这温馨的画面。火光冲天的宅院,族人的惨叫,三叔喉咙里涌出的鲜血...
“你们崔氏当年为何要封堵坊门?“李暾泽突然反手扣住崔明澄的手腕,力道大得让她痛呼出声,“我李氏三百余口,逃出来的不足十人!“
崔明澄的脸色霎时惨白。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李暾泽看见她脖颈上淡青色的血管在薄皮下跳动,一种疯狂的念头突然攫住了他——只要再用力一点,他就能为族人报仇...
“不是崔氏。“崔明澄艰难地挤出几个字,“是...王...家...“
李暾泽的手指松了一瞬。就在这刹那,崔明澄猛地挣脱,从怀中掏出一封泛黄的信笺扔在他胸前。信纸散开,露出上面斑驳的血迹和熟悉的字迹——那是三叔的笔迹!
“自己看!“崔明澄揉着手腕,眼中泪光闪动,“这是你三叔临死前塞给我的。当年封堵坊门的不是崔家私兵,是太原王氏的人伪装成的!“
李暾泽颤抖着拾起信纸。月光下,三叔潦草的字迹仿佛用血写成:「阿沅速走,王氏欲灭我二族。玉在人在,玉碎...」
后面的字被血迹模糊了。李暾泽双腿一软,跪倒在门槛上。十年了,他所有的仇恨竟然指向了错误的对象?
“那崔中丞为何要羞辱我父亲?为何要...“他的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
崔明澄蹲下身,轻轻拂去信纸上的尘土:“那是做给王氏看的戏码。你父亲和我父亲早就察觉王氏勾结黄巢军的阴谋,他们故意当众争执,是为了...“
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崔明澄脸色骤变,一把将李暾泽拉进屋内,迅速吹灭了油灯。
“有人跟踪我。“她贴着李暾泽的耳畔低语,温热的呼吸拂过他的颈侧,“王氏的人一直在找这封信,还有...活着的小李氏。“
窗外,马蹄声在院外停下。火把的光亮透过窗纸,在墙上投下晃动的黑影。李暾泽感到崔明澄的手紧紧攥住了他的衣袖,那触感让他想起小时候她被雷声吓到时的样子。
“搜!每个屋子都搜一遍!“一个粗犷的男声在院外响起,“家主说了,找到那封信的赏千金!“
李暾泽屏住呼吸,轻轻将崔明澄推到墙角。他的指尖触到了腰间藏着的匕首——这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