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二章:大漠玄甲 (2/2)

的青鳞纹。

随行军医查验后,颤声道:“是百越巫毒……这些人被种蛊多时了。”声音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仿佛这小小的营地中隐藏着无尽的秘密与危险。

蒙恬军帐·破晓

破晓时分,蒙恬的军帐内,羊皮地图上,蒙恬以朱砂圈出云中郡,他的眼神冷峻而坚定,说道:“罗网在长城沿线安插死士,赵高是想把公子困死在上郡。”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赵高阴谋的洞察与担忧。忽然,他将佩剑拍在案上,剑鞘雕着睚眦吞刃,那狰狞的图案仿佛在诉说着战斗的残酷,“从今日起,臣教公子破军枪法。”

扶苏蹙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将军不怕陛下疑心?”他深知在这复杂的宫廷斗争中,任何举动都可能引起猜忌。

“陛下若真要公子死,何须派臣来护驾?”蒙恬大笑起来,他的笑声爽朗而豪迈,腕甲撞得剑鞘铮鸣,“公子可听过‘临渊履冰’之局?陛下贬您出京是为避六国暗箭,臣授您武艺是为将来……”他猛然顿住,剑尖挑起帐帘,望向远处的校场。

晨光中,三千铁鹰锐士正在校场操练,他们身姿挺拔,长戈如林,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蒙恬掷剑入扶苏手中,目光坚定地说道:“破军枪法首重‘势’,看好了!”

话音未落,蒙恬已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跃入校场。戍边将士抛来一杆乌木长枪,他振腕一抖,瞬间抖出九朵枪花,枪花闪烁,如繁星点点。随着他的招式,玄甲竟随招式泛出隐隐血光,仿佛被鲜血浸染。扶苏忽觉手中剑鞘发烫,定睛一看,那睚眦纹的眼珠不知何时转为赤红,仿佛即将择人而噬。

“第一式,长虹贯日!”蒙恬旋身刺枪,气劲如同一股狂飙,掀翻三具包铁木桩。枪风掠过扶苏衣袂时,他袖中的夔龙佩骤然发烫,眼前浮现出奇异幻象:血雾弥漫的战场上,蒙恬长枪洞穿一名楚将胸膛,那人的玉冠与扶苏所佩的夔龙佩一模一样……幻象中的场景如此真实,让扶苏心中充满了震惊与疑惑。

渭水支流·黄昏

黄昏时分,渭水支流河畔,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扶苏策马至河畔浣剑,经过连日连习枪法,他的虎口旧伤又添新痕,每一次握剑都伴随着一阵刺痛。他掬水抹脸,清凉的河水让他清醒了许多。

忽然,他忽见上游漂来几片焦黑竹简。他连忙捞起细看,竟是焚书令中明令销毁的《尚书》残篇!看着这些残篇,扶苏心中五味杂陈,对焚书令的不满与对文化传承的担忧涌上心头。

“公子竟识殷商甲骨文?”清凌凌的女声自芦苇丛传来。扶苏按剑回身,只见个荆钗布裙的少女正在汲水,她的腕上银镯刻着农家二十四节气纹,朴素而又不失典雅。

“姑娘是?”扶苏疑惑地问道。

“叫我阿禾便好。”少女晃了晃陶罐,粟米间混着几株罕见的紫茎泽兰,“边民靠山吃山,这些药草比黄金还金贵。”她忽然指向扶苏腰间,“那枚残佩……公子从何处得来?”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与关切。

扶苏心头剧震,这枚夔龙佩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是生母郑妃留给他的唯一信物。阿禾已蹲下身,指尖在沙地上画出个残缺的图腾——正是夔龙佩另一半纹路!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少女匆匆抹去沙画:“明夜子时,白于山谷见。”她将泽兰塞入扶苏掌心,身影如鹿般轻盈,跃入暮色之中,消失不见。

长城烽燧·夜半

夜半时分,长城烽燧旁,万籁俱寂。扶苏摩挲着泽兰叶片,陷入了沉思。帐外忽起骚动,蒙恬的亲卫浑身是血,冲了进来:“匈奴夜袭!蒙将军请公子速去九原大营!”声音中充满了焦急与紧张。

火光染红了天际,喊杀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扶苏抓过破军枪,跃上战马,向着烽燧下冲去。却见烽燧下横七竖八倒着戍卒尸体,他们的伤口并非弯刀所致,而是细窄的剑痕,像极了兰池宫那夜的罗网杀手……这一发现让扶苏心中一惊,他意识到,这场所谓的匈奴夜袭,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