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六章,公孙家族的崛起与权力纷争 (1/3)

在精心计议好战略方针之后,公孙度的大军终于在蓟城稳稳地扎下了根基。此刻,他们毫不犹豫地开启了进一步的扩张计划。先是从北平调运大量兵马和物资奔赴蓟城,又从襄平运送海量物资和兵马充实北平。粮草筹备妥当,一切准备就绪,公孙度威风凛凛,虎躯一震,周身仿佛散发着王八之气,大手一挥,挥师南下,目标直指南皮。

此次出征,公孙度的军队可谓声势浩大。大将颜良、赵云、乐进、公孙度、公孙熙、公孙绣、公孙瓒等一众豪杰浩浩荡荡前行。公孙度不仅带着从襄平一路相随的冲车,还携带了数量惊人的钱粮,只为方便在占领新城池后,能够及时安抚百姓,稳定局势。

一路上,公孙度的军队势如破竹。回想起刚占领蓟城时被袁绍疯狂骚扰的憋屈,如今全军上下都憋着一股怒火,此次出征便是复仇之师。他们含怒出手,战斗力爆表,打得袁绍的军队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很快,南皮城便被成功解放。随着城池的攻克,公孙度一方收获了不少人才,势力进一步壮大。当然,这次立下赫赫战功的公孙度官职也得到了晋升,可谓是名利双收。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公孙度见袁绍那边没了动静,果断下令再次出击。大军二话不说,立即南下平原,继续朝着袁绍的势力腹地发起进攻,誓要让袁绍为之前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代价。然而,这一次的进攻明显没有那么顺利。在平原地区,公孙度的军队很快便遭遇了袁绍的另一位大将文丑。文丑武艺高强,作战勇猛,给公孙度的军队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此时,公孙熙、赵云和公孙绣没来得及参与进攻平原的战斗,而是被公孙度紧急调到蓟城,抵御来自晋阳袁绍军的进攻。尽管如此,公孙度凭借着出色的指挥和军队的勇猛,还是迅速拿下了平原,并且成功招降了文丑。这使得公孙度军队的战斗力如虎添翼,愈发强大。

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一个不太乐观的消息传来。公孙度由于连年征战,在无数次战斗中伤病交加,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军中关于如何安排继承人的话题也随之甚嚣尘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一时间,支持公孙康的一派和支持公孙熙的一派争论得面红耳赤。支持公孙康的人认为,公孙康虽然不是长子,能力也相对逊色一些,但他是正妻所生,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他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而支持公孙熙的人则强调,公孙熙和公孙绣能力极为优秀,在多次战役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公孙度势力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孙熙听到这些争论,心中倍感凄凉。他想到自己如今身为军师,深受父亲重用,为军队出谋划策,屡立战功。可一旦公孙康继位,以两人之间并不深厚的情谊,恐怕难以容下自己。再者,他知晓在历史上公孙康和公孙恭都命不长久,侄子公孙渊也是英年早逝。频繁更换主君对于整个势力集团而言,无疑会造成极大的动荡,严重影响势力的稳定发展。公孙熙不禁心想,要是父亲公孙度能够长命百岁,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可如今的局面,他和公孙康之间眼看着就要产生嫌隙,这该如何是好呢?

思索良久,公孙熙突然灵机一动。既然公孙康和自己之间的矛盾似乎难以调和,那何不让妹妹公孙绣继位呢?那些嫌弃自己是妾生子的人,想必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安排。公孙熙打算先跟妹妹商量此事,他向公孙绣表明,自己会全力支持她继位。并且暗示妹妹,等日后可以把位置传给公孙家真正有才能的子孙,其实他心里想的是,到时候妹妹能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毕竟在他看来,公孙康和公孙恭的能力有限,难以带领公孙家走向辉煌。

公孙熙心意已决,于是连夜写信给父亲公孙度。在信中,他坦诚地提及自己和公孙康如今明争暗斗的情况,指出无论选谁继位,都可能不利于大局的稳定。所以,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选择妹妹公孙绣作为继承人,而他们几位兄弟则全力支持。他认为,这样既能够避免内部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又能尽可能地团结满朝文武,维护公孙度势力的稳定和发展。

写好信后,公孙熙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一决定意义重大,不仅关乎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更关乎整个公孙家族的未来。他期待着父亲的回应,也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一方案能够得到父亲的认可,化解眼前的危机,让公孙家族在这乱世之中继续稳步前行。

公孙度收到信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他深知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显现,而公孙熙提出的让公孙绣继位的方案,确实是一个能够暂时缓解内部矛盾的办法。但他也明白,让一个女子继位,在这个时代难免会面临诸多质疑和挑战。

公孙度把几个心腹谋士召集到一起,商讨此事。田丰率先发言:“主公,公孙熙公子的提议虽有些出人意料,但也不失为一个解决当下困境的良策。公孙绣小姐武艺高强,且在多次战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若能加以培养,未必不能成为一位出色的领导者。而且,此举可以避免两位公子之间的争斗,稳定军心和民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