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九章,公孙绣集团的战略推进与天下局势博弈 (2/3)

,许昌作为曹操的重要据点,一旦拿下,将对曹操的势力造成沉重打击。最后,就只剩下洛阳这座孤城。洛阳虽据虎牢关天险,但地势开阔,只要先用木兽攻陷虎牢关,洛阳便如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公孙绣集团的骑兵便可长驱直入,任意纵横驰骋,轻松歼灭曹军的有生力量,从而一举吞并曹操军势力。

公孙绣站在营帐中,望着巨大的军事地图,眼神坚定而锐利。她深知,这一战略计划充满挑战,但只要集团上下一心,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和勇猛的战斗精神,定能在这乱世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下。

战略既定,公孙绣迅速着手筹备出征事宜。她亲自前往各个军营,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在点将台上,她目光如炬,高声说道:“将士们!我们一路走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打下了大片江山。如今,曹操虽人才众多,但他的势力已如风中残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按照既定战略,定能将其一举消灭!到那时,天下归一,百姓将不再受战乱之苦,我们也将名垂青史!”士兵们听后,群情激昂,齐声高呼,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筹备期间,公孙绣还大力招揽和培养人才。她深知,要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人才是关键。于是,她在各个城池张贴招募贤才的告示,广纳天下有识之士。同时,她还在邺城设立了专门的学府,培养年轻的将领和谋士。学府中,既有饱读兵书的学者传授兵法谋略,也有经验丰富的将领指导实战技巧。在公孙绣的努力下,一批批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为集团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公孙绣率领大军南下,向寿春进发。大军浩浩荡荡,军旗飘扬,剑戟如林。一路上,公孙绣不断派出斥候,侦察敌军的动向。当得知曹操在寿春布下了重兵,且加强了城防时,公孙绣并未退缩,而是与公孙熙、赵云等人商议对策。

公孙熙建议道:“曹操既然加强了寿春的防守,我们不可强攻。不如先派小股部队在寿春周边骚扰,制造假象,让曹操误以为我们要从多个方向进攻。然后,我们集中主力,寻找敌军防守的薄弱点,一举突破。”公孙绣点头表示赞同,立即按照公孙熙的建议行动。

小股部队在寿春周边频繁出击,烧杀抢掠,制造混乱。曹操果然中计,他以为公孙绣要从多个方向进攻寿春,急忙调兵遣将,加强各个方向的防守。此时,公孙绣抓住时机,率领主力部队,直奔寿春的南门。南门的守军由于兵力被分散,防守力量薄弱,在公孙绣的猛烈攻击下,很快便抵挡不住。公孙绣的军队顺利攻破南门,涌入寿春城内。

经过一番激烈的巷战,公孙绣的军队占领了寿春。曹操的军队损失惨重,残部仓皇逃窜。公孙绣占领寿春后,立即安抚百姓,恢复城中秩序。她还从俘虏中挑选出一些有才能的人,收归己用。

占领寿春后,公孙绣马不停蹄,率领大军挥师西进,攻打汝南。汝南的曹操军得知寿春失守的消息后,军心大乱。公孙绣趁机发动进攻,赵云一马当先,率领骑兵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颜良和文丑也各率一队士兵,从两侧夹击敌军。在公孙绣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汝南的曹操军很快便被击败,公孙绣顺利占领了汝南。

接着,公孙绣又率领大军攻打新野。新野的曹操军在城墙上设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试图阻挡公孙绣的进攻。公孙绣命人制造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如投石车、攻城塔等。在投石车的猛烈攻击下,城墙上的防御工事被逐一摧毁。随后,公孙绣的军队架起云梯,强行攻城。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公孙绣的军队终于攻破新野,曹操的势力进一步被削弱。

此时,曹操只剩下许昌和洛阳两座城池。公孙绣稍作休整后,率领大军反转方向,攻打许昌。许昌是曹操的重要据点,防守十分严密。公孙绣采用了围城打援的策略,先将许昌团团围住,然后派出小股部队,引诱曹操的援军前来救援。曹操果然派出一支援军,试图解许昌之围。公孙绣得知消息后,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在半路设下埋伏。当曹操的援军进入埋伏圈时,公孙绣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将曹操的援军打得落花流水。

许昌城内的曹操军得知援军被击败的消息后,士气低落。公孙绣趁机发动总攻,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终于攻破许昌。曹操带着少数亲信,逃往洛阳。

公孙绣占领许昌后,并未急于进攻洛阳。她深知洛阳的防御十分坚固,且曹操必定会在洛阳做最后的挣扎。于是,公孙绣先在许昌休整军队,补充粮草和兵器。同时,她还派人侦察洛阳的地形和防御工事,制定详细的攻城计划。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公孙绣率领大军向洛阳进发。洛阳城外,虎牢关巍峨耸立,地势险要。公孙绣命人制造了大量的木兽,用木兽作为先锋,攻打虎牢关。木兽巨大的身躯,让虎牢关的守军难以抵挡。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公孙绣的军队终于攻破虎牢关,洛阳城已无险可守。

曹操在洛阳城内,望着城外公孙绣的大军,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自己的势力已无法与公孙绣抗衡。最终,曹操在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