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公孙瓒也出兵了,公孙熙心中暗喜,这可是个坐收渔翁之利的好机会。他心想,正所谓“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怎能光看着袁绍和公孙瓒在自家门口争斗而无动于衷呢?于是,公孙熙与妹妹公孙绣、父亲公孙度等人率领大军出北平西门口,向着袁绍军发起攻击。与此同时,公孙瓒大军也从蓟城出发南下,准备夹击袁绍军。
袁绍此次派出的军队大多是二线部队,战斗力相对较弱。而两大公孙家族的军队则精锐异常,士气高昂。公孙度这边,出动了大将公孙熙、公孙绣、乐进、公孙度、李严等几位得力干将。再看公孙瓒那边,领军的是公孙瓒本人、赵云以及颜良。直到此时,公孙熙他们才惊觉,颜良原来已经被公孙瓒俘虏并成功招降了,众人猜测这多半是赵云的功劳。公孙熙心中暗自叫苦,公孙瓒如今麾下有这样的猛将,绝对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若是跟他硬拼,自己这边肯定会吃亏。
战斗打响,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公孙熙凭借着出色的指挥才能,带领军队灵活地穿插在袁绍军的阵营中,不断寻找着敌军的破绽。公孙绣则一马当先,手持长枪,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公孙度稳坐中军,指挥若定,调度着各方兵力,确保战斗的顺利进行。乐进和李严也各自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奋勇杀敌,与袁绍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公孙瓒那边,赵云和颜良同样勇猛无比。赵云骑着一匹雪白的战马,手持长枪,在战场上左冲右突,无人能挡。颜良则挥舞着大刀,每一刀砍下,都能带走敌军数条性命。他们二人带领着公孙瓒的军队,从侧翼对袁绍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袁绍军在两大公孙家族军队的夹击下,渐渐抵挡不住,阵脚大乱。
公孙熙眼看袁绍军即将溃败,心中却突然警惕起来,他深知公孙瓒的实力不容小觑,若是此时与公孙瓒硬拼,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于是,在成功解决了袁绍军之后,公孙熙当机立断,下令我军立刻退兵回北平。然而,颜良和赵云怎会轻易放过,他们二人率领着军队紧追不舍。这二人的军队异常凶悍,公孙熙也不想与之硬拼,于是心生一计,将他们引入了之前修建好的三座箭楼之间。
进入箭楼的射程范围后,颜良和赵云的军队顿时陷入了困境。箭楼上的士兵们万箭齐发,如雨般的箭矢射向敌军。颜良的军队首当其冲,在箭雨的攻击下,士兵们纷纷倒下。很快,第一座箭楼就因敌军的攻击而毁坏,但也给颜良的军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他只能全军覆没而回。而赵云则被围在了两座箭楼之间,进退两难。公孙熙见状,立刻组织人手把刚刚毁坏的箭楼给修建好了,这样赵云就被夹在了三座箭楼中间,苦不堪言。
公孙熙乘机向赵云发出挑战,赵云此时看着身边还剩一千余人,心知再这样下去,在三座箭楼的攻击下,自己这支部队很快就会报销,还不如拼一把。于是,他毅然接受了挑战。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幸运的是,公孙熙成功将赵云俘虏。这一战,公孙熙他们大胜而回。正当众人都在猜测赵云会在什么时候再次逃走的时候,赵云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投降。
公孙度得知赵云投降的消息后,大喜过望。他看着赵云一表人才,又是一员难得的猛将,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找到公孙绣,笑着对她说:“秀儿,赵云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个大帅哥,我想把你嫁给他,你可愿意?不过我也跟他说了,他必须多立战功才行。”公孙绣听后,脸颊微微泛红,轻轻地点了点头。赵云得知此事后,也是喜不自胜,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为公孙度立下赫赫战功。
这样一来,公孙瓒手里就只剩下颜良这一员大将了。然而,公孙瓒却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依旧很“作死”地多次出兵攻打北平。每次公孙瓒出兵,赵云都会依托三座箭楼进行防守。在箭楼的强大防御下,公孙瓒的军队被射得人仰马翻,损失惨重。公孙度见公孙瓒如此顽固,心中不禁上火,他虎躯一震,下定决心要灭了公孙瓒。他心想,别管袁绍会不会坐收渔翁之利了,一定要先解决了公孙瓒这个心腹大患。
于是,公孙度下令大军立即齐装满员自北平出发,准备一举攻克公孙瓒的蓟城。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顺利的战斗,可没想到,大军刚到西门外,就传来了袁绍的大军从南皮出发的消息。虽然袁绍这次派出的都是些垃圾部队,但数量众多,也着实给公孙度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此时的局面,公孙度的军队要同时跟袁绍和公孙瓒两支军团进行死磕。公孙熙心中担忧,这样一来,很多士兵可能会白白牺牲,却一点好处都得不到。
众人商议了一下,觉得这次出征可能会失败,于是决定打完袁绍后,就先退兵。等休整好了,再寻找机会出击。战斗打响后,公孙度的军队与袁绍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令众人惊喜的是,在战斗中,他们发现自己军队损失不大,而袁绍南皮驻军却拼光了主力,公孙瓒那边也拼光了主力。公孙度见此机会难得,大手一挥,果断下令继续进攻。于是,原本都撤退到半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