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3章 也有我的机会 (1/2)

骊山北麓,烈日高悬,像是发了狂的火炉。

它炙烤着这片荒凉的土地,热浪不住地翻滚,尘土也跟着飞扬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杂着汗水、泥土和绝望的味道,就好像一锅熬得发苦的杂烩汤,呛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一群刑徒在山石间拼命劳作,挥汗如雨,开山采石。“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接连不断,好似命运正用铁锤无情地敲打着他们的灵魂,无休无止。

少年方俊站在一旁,目光落在那些累得像狗一样的刑徒身上,眼神渐渐聚焦,带着几分复杂的意味。

他刚刚从简陋的木屋里出来,手里还捏着那根画图的树枝,脑海里全是刚才跟上吏固的对话。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胸膛里涌上一股难以言明的情绪。既有对未来的一丝希冀,也有对眼下处境的无奈,就像一团揉皱的纸,塞在心里怎么也摊不平。

“上吏,唯一的要求,便是这钉子与锤得用铁打造,这样能用得久些。青铜的,效果不好,用起来太费劲。”方俊回忆起自己刚才说的话,语气小心翼翼,像个刚入职的新人,生怕说错一句话就被扣了年终奖。

他抬起头,瞥了眼固。那位秦吏只是撇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就像个批改作业的老学究,随口说道:“这件事我会禀报上去,看上吏如何决断。你进来,在竹简上把图画出来,然后赶紧回采石区。”

声音冷得像刚从冰窖里捞出来,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味道,没有半点温度,像一块冻硬的石头砸在耳边。

“诺。”方俊低下头应了一声,走进木屋,心里却有点小得意,就像个偷偷藏了糖的孩子。

他拿起竹简和刻刀,手指微微发颤,却满脸认真,像个小学生画简笔画一样。

他一笔一划地把钉子和锤子的形状刻上去,甚至还标上了尺寸,生怕上头看不懂,像个新手设计师在老板面前卖力表现。

他前世可是材料学和机械工程的双料博士,这点设计对他来说不过是幼儿园级别的手工课。可在这儿,他得小心翼翼,生怕出错,像个处在试用期的小弟,丝毫不敢掉链子。

刻完后,他退了出来,偷偷瞄了眼固,见对方微微颔首,低声说道:“希望有用,这是你,也是我的机会。”

说完,固拿起竹简,转身走了,背影透着一股沉稳,像个老猎人带着猎物回窝,步子虽然慢,却稳得像踩在鼓点上。

方俊站在原地,望着固远去的背影,松了一口气,就像卸下了一块压在胸口的石头,肩膀都松懈了几分。

他打开水袋,“咕咚”喝了一口清水,水凉得像刚从山泉里打上来,滑过喉咙时带走了一点暑气,让他混沌的脑袋清醒了几分。

他抹去额头的汗珠,眯着眼打量着整个骊山陵区。

一眼望去,人头攒动,刑徒们像蚂蚁一样忙碌,灰尘漫天,喧嚣声不绝于耳,像个永远不会熄火的大工地。

这片土地,像是被烈日和汗水浸泡过的战场,充满了生机却又透着死气,就像个矛盾的怪物,既让人敬畏,又让人胆寒。

他心想,这可是华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墓穴,后世光一个兵马俑坑,就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连外国人都得竖起大拇指。

传闻骊山陵仿照咸阳城而建,始皇帝不光是个手办达人,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基建狂魔。

这陵墓要是建成,估计能把后世考古学家惊得眼镜掉一地,连夜写论文的那种,标题都得带上“震惊”俩字。

与此同时,固拿着竹简,脚步匆匆地找到了骊山陵的负责人——少府章邯。

这位大佬是个典型的秦人,务实得像块石头,脸上永远挂着“别跟我废话”的表情,像个不苟言笑的包工头,气场强大得能压死一片蚂蚁。

固把方俊的提议一五一十地说了,像个汇报工作的下属。章邯接过竹简,低头眯眼瞧了一会儿,像个老学究审视学生的作业,眉头微微皱着,像在掂量这东西到底值不值一顿饭钱。

他沉吟片刻,挥手叫来少府中的老铁匠营,指着竹简说:“你看看这个,能不能造出来?”

声音低沉,像敲木鱼,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就像在下一道军令。

营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脸上的皱纹像是被锤子砸出来的,眼神却亮得像刚磨好的刀,像个活了半辈子的老顽童。

他瞅了眼竹简,点了点头,慢条斯理地说:“少府,以咱们的工艺,锻造这玩意儿不难。按这图上说的,不需要太精细,难度不大。”

他顿了顿,指着图上的钉子,继续道:“这法子,应该是从往石头缝里塞尖石再砸的法子演化来的。可行性挺大。”

他声音沙哑,像个老烟嗓,却透着一股自信,像个见过大世面的匠人,手指在竹简上点了点,像在给这图盖个章,语气里带着点“就这?”的轻描淡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