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土默川平原。
一座城池矗立在午腊蒻山与黄河之间,阳光下泛着青色。
五千户汉人迁移到这里,依托秦时九原城,汉时五原郡城,唐时中受降城的遗址,修筑起了这座城池,沿用秦时旧名,命名为九原,数百年了,这是汉家儿郎第一次出现在前套。
“踏踏...”
刚刚梳洗完,换上一身玄色金丝边锦服的郭靖出现在了城主府。
“靖儿。”
柯镇恶、朱聪、南希仁、韩宝驹、全金发、韩小莹连忙望向他。
“近来事务繁多,有劳几位师父。”
一进大堂,郭靖连忙向江南六侠行了一礼。
若非江南六侠,这九原城也不可能在短短三个月内建起来,更别提吸纳四周各族百姓,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靖儿。”
“你如今是这九原主君,切不可再向往常一样。”
“私下里,我等是你的师父,可这公事上,我等是你的下属。”
柯镇恶一脸严肃的告诫郭靖。
“大哥所言极是!”
“是啊,靖儿,今时不同往日,你可不能再向以前一样随意了。”
“君臣之礼不可废。”
朱聪、南希仁、韩宝驹、全金发、韩小莹纷纷出言劝说。
再怎么样,郭靖是这九原城的主人,放在春秋时期,那可是一方诸侯。
“这....好吧。”
看着几位师父那认真的模样,郭靖点了点头。
有些事必须要现在就定下,否则,等将来人多了,就不好处理了。
“靖儿。”
大总管朱聪率先汇报道:“云内州东、西五百里已被你率军荡平,再无马贼、游牧部落。”
“我军收得俘虏三万余人,从四周吸纳有汉人、契丹、金人、党项人、蒙古人大约六万。”
“目前,九原城有民近十万之众,西侧的西夏国兀剌海城不过十万人,东侧的金国丰州十余万人,一应规制须得明晰,方能政令通达。”
“三千汉骑开拓有余,守城不足,还得建立完备的军事体制,以抵御左右之敌。”
“嗯。”
柯镇恶等人纷纷附和。
“二师父所言极是。”
端坐上首,郭靖颇有人君风范,出言道:“如今,土默川平原尽入我手。”
“这片地区东西纵横500里,南北有山、河相狭,宽不过40里,地势西、北、东三面向南倾斜。”
“当地由黄河及其支流大黑河冲积而成,灌溉不成问题,且适合种植小麦、甜菜、胡麻等作物及各类蔬菜。”
“若是全力开垦,仅土默川平原便可得良田数百万亩,未尝不能塑就塞上江南。”
“我意以九原为郡城,开垦农田,修缮水利,吸纳流民。”
“于大午腊蒻山以北,攻离山之南的明安川设立沃野县,于阴山北麓,武川盆地设立武川县。”
“沃野县发展畜牧业,养殖鸡鸭牛羊,设立牧马监,以三师父为牧马监正,掌管马匹繁衍、培育诸事。”
“武川县除了农耕之外,主要以开采冶炼矿产、种植药材为主。”
“设立司药监,以七师娘为司药监正,掌管药材种植、收购、炮制诸事。”
“将作监衙门依旧设在九原郡城,不过,制甲、冶兵工坊迁往青峦岭下,毗邻武川县城,弓弩及制箭工坊迁往午腊蒻山下,由六师父任将作监正。”
“九原郡治新立,还请二师父屈居九原郡守一职,四师父任九原郡尉。”
“一应官吏悉数由二师父安排,四师父遴选出五千青壮,为九原郡军,负责戌卫九原。”
“大师父耳聪,擅长暗器,精通多种外功,还请大师父挑选一批人,培养为间者,用以刺探消息、军情。”
“可!”
江南六侠欣然答应下来。
沃野、武川都是北魏为抵御柔然进攻在长城以北方设立的六镇之一,当时选择的地址极为考究。
沃野县所在的明安川,南有大午腊蒻山,北有攻离山依为屏障,只需防守西边,也就是西夏黑山威福军司,当地地形平坦,绵延上百里,只不过降水量稀少,属于属于温带干旱区,无法完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因而,发展畜牧业,辅以开垦少数农田,最为合适。
武川县境内青峦岭(大青山)沿高原南缘绵恒东西,山势险阻,地形由南至北逐渐低缓,东、南、西三面环山,易守难攻,且河流众多,适合发展农业。
武川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除了金、银、铜、铁、钨、铅等金属矿藏,还有煤、石灰、石墨、耐火粘土、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