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大家半信半疑,作用不大,辫子还是没有人愿意剪掉。革命学校干脆发了明文告示:所有老师、学生,限期三天剪掉辫子。如有不从者,老师卷被子走人;学生不剪者,革除校籍,驱走了之。多数听明白道理的,辫子还是剪了,也有道理没听明白,嫌辫子难打理,借机会稀里糊涂剪了的,还有两个先生背了被子,护住辫子跑了的。接着学校又宣布休学一个月,鼓动学生回家乡宣传反清革命,号召家乡人剪掉辫子,做文明人。姜志義、姜志高兄弟两回到姜家老庄,引起軒然大波,爷爷见到两个丢失了辫子的孙子,老泪纵横:“还指望你两个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功名没得到,辫子就丢了,祖宗脸都让你们羞死。”兄弟俩给讲革命军的事,田明祖伤心的更厉害:“都是一伙犯上作乱的逆贼,如何成得了气候,戊戌年间康有为等犯上,照常不是让老佛爷灭了。老祖宗几百年留下的规矩,还能説废就废,都是你们娃娃家,处世不深,让人哄了”。回头动员老爹,又招来一顿臭骂,家里一根辫子也未剪下。倒是下地干活的乡亲好说话,干枯枯、乱糟糟的辫子,干活碍事,平时又懒得打理。听了两个小少爷的话,看了小少爷的头,本身也做官无望,剪了利落。一月不到,里长吴世昌领来个挎着洋枪的军爷,带五六个穿学生制服的二十来岁小伙子,找到姜明祖说:“县里派了剪辫子督察员,要求官民人等,一月内全部剪掉辫子,有违抗者,督察员可现场军法从事,别的村庄都剪的差不多了,贵庄没啥进步,今日就请老族长召集户下开剪,再也没法拖拉。”姜明福问:“乡民又不是当兵的,不剪掉辫子,军法从事是个啥意思?里长拍着军爷怀里挎的洋枪说:“军法从事就是将拒不剪辫子的人,就地用盒子炮毙了,省城人该比乡里人烈呱吧,照样毙了好几十个呐!”省城离得远不知真假,可当兵的挎的洋枪是真的,自古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的道理,姜明祖还是懂得,不敢马虎。叫了正贵去学堂传话给正荣,放了娃娃回家通知家人,都到祠堂前议事。里长还不放心,叫正贵挨家挨户跑一遭,别让遗漏人。不到一个时辰,全部集齐,说的、吵的、议论的乱成一锅粥,姜明祖不开口,里长吼破嗓子也没人听,当兵的掏出盒子炮,朝天放了一枪,算是镇住了乡民。和督察同来的一个穿黑制服小伙子,举起喇叭叉子讲:“清朝腐朽,已被推翻。可满人禁锢我们汉人的许多陈规陋习还在,最鲜明的就是大家头顶上的辫子,必须剪掉,彻底与满清封建王朝决裂!”接着喊口号:“打倒满清,剪掉辫子,做文明人!”几个学生和娃娃跟着起哄,大人没几个会喊。要剪掉辫子还是听清了,里长重复了不剪掉辫子,军法从事的话。要姜明祖说话,姜明祖看了看当兵的洋枪,害怕族人吃亏。只得开口说:“革命党大势所趋,想我汉人祖上也是不留辫子的,大家也不要执拗,都剪了吧。”老族长发了话,大家接过青年小伙们递过来的剪刀,互相帮衬着剪了起来,长的、短的、粗的、细的、黑的、白的扔的满地都是。几个迂腐老朽心痛的哭了,剪掉的辫子小心揣在怀里,嘴里直念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此作践,成何体统!”姜明祖含泪剪掉辫子,用黑绸布包上,嘱咐儿子们,待死后一定要给自己装在棺材里。姜明荫作郎中、姜明福赌牌收房租,姜明宗种地打粮食,兄弟三个又不做官,辫子剪掉倒无所谓。姜正贵陪四爷采药去了一趟汉口,回来直夸:“革命党势力真大,都背着洋枪,威风凛凛。不像当年的清兵挎着刀、背着剑,老遭洋人欺负,连老佛爷都被追得逃出紫禁城,四下躲难。”姜正贵听两个侄子说,县里革命党学校没取秀才也能上,忙不迭的凑了五个银元学费,把十二岁的姜志远送了去,年纪小不怕,有两个哥哥带着放心。此时的姜志義、姜志高学业已满,又无科考,刚好革命学校教员奇缺,都留在学校做了教员。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