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叶星辰在凉州的势力日益稳固,他愈发深刻地意识到,北狄就像一头蛰伏的猛兽,绝不会因为几次挫败就善罢甘休,而朝廷内部的局势更是如同暗流涌动的深潭,稍有不慎,便可能掀起惊涛骇浪,将他苦心经营的一切毁于一旦。每日,在处理完繁杂的军政事务后,叶星辰总会独自待在书房,在摇曳的烛光下,全神贯注地研读从古老遗迹中得来的兵法典籍。那些泛黄的书页上,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他逐字逐句地揣摩,将其中精妙绝伦的策略,一点点地融入到军队的日常训练与防御部署之中。同时,他还精心挑选了一批聪慧且忠诚的将领,组织他们一同研讨兵书,力求将这些宝贵的知识,化作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利刃。
在朝廷之中,尽管夏帝惩处了五皇子,但朝中各方势力依旧盘根错节,相互倾轧,争斗从未停歇。太子一党不仅没有因叶星辰在凉州立下的赫赫战功而有所收敛,反而对他愈发忌惮,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首辅宋无忌,这位在朝堂上权势滔天的人物,暗中频繁联络朝中一些老臣,如同一只隐匿在黑暗中的蜘蛛,精心编织着一张阴谋的大网。他们挖空心思,编造出各种理由,四处散布谣言,说叶星辰在凉州私自扩充军备,意图不轨,有不臣之心,妄图借此掀起一场对叶星辰的弹劾浪潮,将他彻底扳倒。
叶星辰得知朝廷中的这些动向之后,心中十分清楚,若不及时采取行动,自己多年的努力很可能付诸东流,大夏的边疆也将再次陷入危机。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再次回京,亲自面见夏帝,向他表明自己的忠心,同时揭露太子一党的阴谋。
出发前,叶星辰精心准备了许久。他安排手下的得力干将,将凉州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详细地记录在一本本账目中,从农田的开垦面积、粮食的产量,到商业贸易的往来数据,无一遗漏;他还亲自绘制了对边疆防御的规划蓝图,山川地势、军营布局、烽火台的设置,都在图上清晰地标注出来。一切准备就绪后,叶星辰带着这些至关重要的资料,踏上了回京之路。一路上,他丝毫不敢懈怠,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生怕太子一党再次派人暗杀。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这次行程异常顺利,没有遇到任何刺客的袭击,这让他的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总觉得似乎有更大的阴谋在前方等待着他。
叶星辰一回到京城,便马不停蹄地进宫面见夏帝。他恭敬地将凉州的账目和防御规划呈递给夏帝,随后,站在大殿之上,条理清晰、言辞恳切地详细阐述了自己治理凉州的理念和成果。从如何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到怎样训练军队、抵御外敌,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他的心血与智慧。夏帝静静地听着,目光不时在账目和规划图上扫过,心中对叶星辰的能力又多了几分认可,眼神中也流露出一丝欣慰。
“皇儿,你在凉州的所作所为,朕都看在眼里。只是如今朝中有人弹劾你私自扩充军备,你可有什么要说的?”夏帝看着叶星辰,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审视,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叶星辰连忙跪地,神色诚恳,声音坚定地说道:“父皇,儿臣在凉州扩充军备,实乃无奈之举。北狄虎视眈眈,时刻觊觎着我大夏的疆土,随时可能再次进犯。而凉州城原本兵力不足,面对北狄的铁骑,实在难以抵御外敌。儿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卫我大夏的边疆,守护百姓的安宁,绝无任何不臣之心,还望父皇明鉴。”
就在这时,太子叶风带着宋无忌等一群大臣,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大殿。太子脸上挂着一抹冷笑,那笑容中充满了嘲讽与敌意,他看着叶星辰说道:“六弟,你说你没有不臣之心,那你为何私自与周边势力往来?你是不是想联合他们,共同谋反,觊觎这皇位?”
叶星辰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但他强忍着,面色冷峻地看着太子说道:“太子殿下,请你不要血口喷人。儿臣与周边势力往来,皆是为了共同抵御北狄,维护边疆的稳定。你身为太子,肩负着国家的重任,不思为国分忧,却在这里诬陷忠良,你居心何在?”
宋无忌在一旁阴沉着脸,尖声说道:“六皇子,你不要强词夺理。你与周边势力往来,可有证据证明你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北狄?空口无凭,可不能让人信服。”
叶星辰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拿出一叠信件和盟约,双手高高举起,呈递给夏帝:“父皇,这是儿臣与周边势力往来的信件和盟约,上面都明确写着我们共同抵御北狄的约定,每一个字、每一个印章,都是我们忠心的见证。请父皇明察。”
夏帝接过信件和盟约,眉头紧锁,仔细地看了起来。大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夏帝的裁决。良久,夏帝看完了手中的资料,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目光如电,狠狠地看向太子和宋无忌:“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
太子和宋无忌顿时哑口无言,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没想到叶星辰竟然如此有备而来。夏帝冷哼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失望:“太子,你身为储君,本应以身作则,为国家和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