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三十章 一句话就能解决,我不信皇帝想不到办法 (1/2)

“确定不改了?”

“要是改了,那还是我吗?那不就成您了?”

“一辈子都不改?”

“一辈子都不改!”

李善长竖起大拇指:“好小子!看到你,老夫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江山代有才人出,确实是老夫多虑了。你叫什么名字?”

“杨苏,字药师!”

“杨药师?好,老夫记住你了。”

看着李善长大笑离去,身影消失在巷尾,杨苏大声喊道:“喂,诊金别忘了付啊!”

……

皇宫之中,在徐妙云的安排下,几十名熟练的农工迅速完成了水稻育苗工作。

中午,马皇后挽留徐妙云一同用餐,徐妙云推辞不过,只好答应。

用餐时,徐妙云想起一件事,那就是凤阳府流民的问题。这可是关乎国家的大事,不能因为个人感情而忽视百姓的生计。

“义母,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傻孩子,跟义母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是一件国事。”

“国事?”马皇后微微一愣,“是不是药师有话不方便说?”

徐妙云摇头道:“不是的。我们从河南回京城的时候,在凤阳府碰到一件事,夫君前去调查过,此事极为重大,牵涉到不少淮西勋贵,所以……”

马皇后神情变得严肃,认真地说:“妙云,难得你们在路上还心系国事,放心说吧,不管牵涉到谁,义母都会为你做主。”

淮西勋贵大多与马皇后沾亲带故,被人戏称是马皇后的嫁妆,所以涉及淮西勋贵的事,马皇后自然格外关注。

徐妙云缓缓说道:“我们路过凤阳时,听到一首童谣……”

听完徐妙云的讲述,马皇后怒不可遏,猛地拍着桌子说:“岂有此理!大明才建国十三年,他们怎敢如此胆大妄为!”

说着,就要起身去找朱元璋。

可刚站起来,马皇后突然一阵头晕目眩,徐妙云惊呼一声,急忙上前扶住:“义母,您怎么了?快来人,传太医!”

朱元璋刚吃完饭,正在书房休息,听闻皇后晕倒,连忙快步赶到后宫。

徐妙云跪地请罪,朱元璋没有理会,先关切地询问妻子的身体状况。

太医诊断后说马皇后是怒气攻心,并无大碍,朱元璋这才转身向徐妙云询问事情经过。

就这样,通过徐妙云的转述,朱元璋了解了凤阳府发生的事情。京城刚处置完胡惟庸余党,如今因凤阳府之事,朱元璋又动了杀念。

但这次情况不同,淮西勋贵大多手握免死金牌,不能随意诛杀。

几天后,大概是皇帝查清了凤阳府的事情,心情烦闷地来到桃花医馆。

杨苏正在给一位病人正骨,便让“老岳父”在一旁稍候。

朱元璋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女婿专注地为病人正骨治病,听着病人由衷的感激之词,就连他这个外行都能感受到杨苏此刻的成就感。

“有时候真挺羡慕你这小子,简简单单做个郎中,不愁吃穿,也没那么多烦心事。”

杨苏收拾好工具,洗漱一番后,笑着将老岳父请到茶座旁。

“岳父您说笑了,上医医国,下医医病。您为陛下办事,为国效力,堪称医国之臣,说起来,您我算是同行呢。”

以往朱元璋听手下人拍马屁,总是觉得厌烦,可女婿这番话却让他心里很是舒坦。

“今天又不是休沐日,您怎么有空过来了?”

朱元璋感慨道:“大明如今出了问题,我来向你讨要一张医治的药方。”

杨苏一听,差点没坐稳。向他讨要医治大明的药方?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嘛!

朱元璋见状冷哼一声,不悦地说:“凤阳府的事,你不该瞒着我。”

杨苏无奈道:“这不是好妹已经说过了嘛。”

朱元璋敲了敲桌子,示意杨苏坐下。

“凤阳的事已经查清了,牵涉的人太多。若是大开杀戒,一下子要杀很多功臣,朕也下不了手。可要是不惩处,又无法平息民愤、震慑百官,此风绝不能长。幸亏你发现得及时,要是再拖两个月,凤阳府肯定会发生动乱,到那时朝廷再想处理就晚了,既要镇压百姓叛乱,又要处置功臣安抚民心。”

杨苏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接话的意思。

朱元璋不满地呵斥道:“让你出主意呢,别装傻!要是我这个当岳父的因为没能想出办法而被问罪,你作为我的女婿,也脱不了干系!”

杨苏无语地看着老岳父,不情愿地说:“您这是故意的吧?明知我不想当官,还故意来找我出谋划策,这不是变相逼我为朝廷效力吗?”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你这不是为朝廷效力,是为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