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云呈上一本薄薄的册子,里面详细记录着三系法杂交水稻的种植要点,说道:“这是种植的方法,伯母可安排信得过的农户悉心钻研。待过些时日下地播种之际,侄女定会前来协助。”
马皇后接过册子,小心贴身收好,随后笑意盈盈地望向徐妙云,说道:“原本还斟酌着如何与你提及此事,如今看来,你可不能推脱。”
“太子在书信中提及,他欲认你作妹妹,一来是想弥补我朱家对你的亏欠,二来也是期望能多得机会向妹婿请教治国良策。”
徐妙云听闻,不禁惊愕地掩住双唇。
却听马皇后继而说道:“我已回信斥责于他。”
徐妙云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怎料马皇后话锋陡然一转,“他怎能如此行事?难道仅仅是为了求贤,才想着认你为妹?实在是大错特错!你这孩子自幼便深得我心,原本还盼着你能成为我朱家儿媳,只可惜老四没这福分。”
“故而我与陛下商议决定,由我们出面,收你为义女。即便没有求贤这一层缘由,我与陛下也一直挂念着你,盼着寻到你后,好好补偿你。”
“未曾想你这丫头如此乖巧懂事,离家三年,竟还记挂着为大明建功立业。”
“既然你不图赏赐,那就做我和陛下的女儿吧,我会去与陛下说,让他封你为公主。”
徐妙云惊呼道:“伯母,万万不可……”
马皇后轻轻按住她,和声说道:“不许推辞!傻孩子,你母亲前些年已然离世,你是我看着长大的,在我心里,你与亲生女儿毫无二致。日后我定会待你如亲闺女般疼爱。”
“怎么?难道你不乐意认我这个义母?”
“不是的,伯母,我……”
“还唤我伯母?”马皇后佯装嗔怒。
徐妙云无奈,只得改口,跪地行礼,恭恭敬敬地喊道:“义母!”
马皇后顿时喜笑颜开,说道:“你父亲率军在外,约莫明年方能归来。你刚回京城,若有短缺或难处,尽管告知义母。”
徐妙云连连摆手,说道:“多谢义母。女儿别无所求,唯有一事相托:我与夫君归来后,暂不打算回娘家认亲,望义母能帮忙隐瞒,我们只想在城中过些平淡日子,等父亲回来再做打算。”
“夫君不喜与朝廷权贵往来,不知能否……”
马皇后哈哈大笑,道:“此事不难,我会吩咐下去,若日后有人找你,皆需乔装成寻常百姓或普通亲戚。若是有人胆敢走漏风声,冲撞了我的姑爷,本宫定不轻饶!”
徐妙云心中暗忖,自己本意是想请义母在远处设下暗哨,只许百姓求医,不让权贵登门,可如今皇后明显偏袒太子,日后太子定会频繁找夫君交谈,怕是难以阻拦。唉,罢了,能帮忙隐瞒已然不错。
交代完毕,徐妙云便告辞离去。马皇后热情挽留用膳,徐妙云以孩子需人照料为由婉拒。
待洪武皇帝退朝回宫用膳时,马皇后悄然将此事告知于他。
朱元璋见那半袋高产稻种,不禁瞠目结舌,满脸震惊之色。若非徐家大丫头信誓旦旦立下保证,他定会以为皇后遭人蒙骗。
马皇后将徐妙云夫妇的事迹娓娓道来,朱元璋听后,赞不绝口:“不慕钱财,不求功名,一心只为百姓谋福祉,且不图名利,世间竟真有如此无私之人?”
“朕定要见上一见!”
皇后心中一紧,急忙劝解道:“重八,切勿莽撞。徐家大丫头刚回京城,又亲自前来求我。我已然答应她,你万不可前去,若是将人吓跑,我们如何向天德交代?”
朱元璋微微一笑,说道:“朕怎会欺凌晚辈?你不是说装作百姓便可吗?再者,徐丫头如今已是我们的义女,标儿都称其妹夫,朕也算是他岳父了吧?”
“呵呵,若此人果真才高八斗,朕便替天德认下这女婿!”
马皇后见阻拦不住,心中暗念对不住徐丫头,陛下求贤心切,几近痴迷。
大明建国十三载,金陵城已然繁荣昌盛,热闹非凡。
杨药师夫妇对此并无过多感慨,最开心的当属他们的宝贝女儿。小家伙连着两日逛街,零食不断,夜里做梦都在嘟囔着吃的,结果第二日晚间便吃坏了肚子。
只是积食罢了,没了胃口,眼下乌青,无精打采。
杨药师亲自熬制了健胃消食的汤药,边喂边数落:“看你往后还敢不敢贪吃。”
小丫头可怜巴巴,泪眼汪汪地说:“爹爹,真的太好吃了嘛……”言下之意,并非自己贪吃,实乃美食太过诱人。
“这药苦不苦?”
小家伙点头道:“苦,还有点酸。”
杨药师吓唬道:“若再贪吃,往后每日都让你喝一碗。”
“不吃了,再也不吃了……”小家伙吓得直往母亲怀里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