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23章 击破诬告,化险为夷 (2/4)

,擅自侵占公用土地本就是违法的事,他们怎么会承认呢?”

吴大接过话:

“大人,一定是他们在五更时趁着巷子里还没来人,便借着修院墙的名义把墙推倒了,但他们没想到陈三会那么早出摊。”

陈氏附和:“对对,就是这样!”

郑令辩解道:

“几位口口声声说东宫故意为之,那么请问几位这消息究竟是从何而来呢?谎话传得人多了,也会被当真。一定是有人故意造谣,散播消息,然后这些人就信以为真了。”

魏殊问郑令。

“郑令,你说你已经安排了人手,打算明日修院墙。这些人现在何处?”

“回大人,下官是派下面的人去找的泥瓦匠。他回话说人已找好,明日在约定的时间就会上门来。”

“你派谁去找的?”

“是东宫里负责庭院事务的管家,叫杨福旺。”

“来人!去东宫传杨福旺,还有,让他带路把那几个泥瓦匠也一并叫来。”

“是。”几个属下领命去了。

过了半个时辰,杨福旺和六个泥瓦匠被带进了大理寺衙门。

“你是杨福旺?”

“回大人,正是草民。”

“五日前,太子家令可否找过你?让你去找泥瓦匠几个?”

“回大人,确有此事。”

“他当日是怎么吩咐你的?”

杨福旺看了看郑令,又看了看旁边的原告。

“回大人,当日,太子家令吩咐小的去找几个得力的泥瓦匠来,东宫要扩建西别院,正好院墙也老旧了,索性推倒一并了重建。”

郑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杨福旺,你胡说什么?!我几时与你说过要扩建别院了?是谁叫你这么说的?!”

杨福旺吓得哆嗦成一团。

“大人!小的说得句句属实。太子家令当时就是这么吩咐小的的。他还说要趁着天未亮就推倒院墙。”

郑令气得满脸通红,“你,你胡编乱造!大人,他的话不可信呀,大人!”

魏殊用力一拍醒木,“肃静!”

随后他又问了六个泥瓦匠,他们的回话与杨福旺说得一致,还说杨福旺还委托他们去买一批石砖。

魏殊义正言辞地问郑令。

“这么多人都指证东宫故意推倒院墙,意图侵占了青柳巷,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郑令辩解,“大人,他们一定是串通好了一起诬告东宫。太子平常都不住西别院,怎会无端扩建?”

魏殊又一拍醒木。

“今日就审到这里。把这些人都带下去,好生看管。明日再审。”

东宫西别院,太子率更令周文请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泥瓦匠,还带了七八个家丁,来到了倒塌的院墙这里,泥瓦匠仔细观察一番后,说院墙是从墙根开始倒的,而不是上端。另外,即使连下了几日大雨,但墙基处没看到明显的积水,说明墙根儿不是被水侵蚀倒塌的,而是由于地基不稳墙才塌的。

泥瓦匠让家丁把墙根儿多余的土疙瘩全部清理出去,露出了清晰的一条墙基。他蹲下来仔细检查,发现墙基上竟然有一排均匀的小洞,虽然有的只剩下残缺的半圆形,但依然可以看得很清晰。

“大人您看,就是这些小洞导致墙塌的。这些小洞如此均匀,且洞口纹路非常清晰,显然不是被水侵蚀或者天然形成的。”

周文瞬间明白,“是人为的?”

“正是。而且还是一个手艺很高的人。”

周文深吸一口气,“原来如此。你们在此处继续寻找线索,我去禀报太子殿下。”

周文一路小跑去了太子的书房。“殿下,殿下!果然不出您所料,那墙塌得果然蹊跷,是有人动了手脚。请您移步去看。”

太子与周文一起到了西别院。他看到那些均匀的小洞也就明白了。

“这些小洞是从外墙还是里墙打的呢?”

“回太子殿下。是从外墙。”

此时,有人过来报信:

“殿下,大理寺传出消息。原告和几个目击证人都一口咬定是东宫故意推倒院墙,意图扩建西别院。另外,府上负责打理庭院事务的管家杨福旺被人收买了,他与其他人供词一致,诬告公宫。”

太子不慌不忙地说道:

“无妨,这件事已经查清楚了。周文,明日开审,你带这位师傅去大理寺,一要说明院墙是有人故意从外墙设法弄塌的,让大理寺派人来查。另外,提出验尸,要求大理寺的两名仵作同时验尸。”

第二日,周文带人去了大理寺。守门的衙役去报:

“大人。东宫来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