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七十八章 我真的困极了,想早点休息 (1/3)

朱元璋挥了挥手说:"这怎么叫高攀呢?妙锦丫头既漂亮又聪明,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还不一定能配得上她呢...不过这事不急,反正孩子年纪还小,再等个一年半载再说。"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放下杯子后继续说:"今天秦淮河发生的事,天德你听说了吗?"

徐达微微点头道:"听到了。这么大的动静,想不知道都难。我的儿子允恭还带着弟弟妹妹去看了一会儿热闹呢。"

"那你对这件事怎么看?"老朱又问。

徐达喝了口茶,笑着说:"这个县官可真是胆子大,我们跟随陛下出身微寒,打了大大小小的仗也不少了,但我年轻的时候可没这么冒进过。"

"但从他的行为来看,并不是一个冲动的人,断案时就像有神助一般,看得出来是个聪明人。还听说他挺有能力的,把上元县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他还很勇敢,即便是面对许多有权有势的贵族子弟,也能够应对自如。"

"可老臣不明白的是,他明明已经占据优势了,为什么还要念那首有问题的诗呢?"

不只是徐达搞不懂,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对叶蕴尘会犯下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感到困惑。

要是叶蕴尘此刻也在现场,估计他会双手捂脸,十分尴尬地说:"哎呀,这装过头了吧。"

朱老爷子自然也是想不通的。

不过他对叶蕴尘解释的理由有点相信了。

那个家伙可能就是嘴快说漏了嘴而已。

好吧。

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意义了。

老朱到徐府来,并不是为了搞清楚叶蕴尘为何会突然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公开朗诵不恰当的诗句。

所以他直接说,"那个小伙子的行为一向难以预测,咱们换个话题吧。"

徐达扬了扬眉毛,微笑着问:"听上去皇上对那位叶县令还挺熟悉的?"

不只是徐达好奇,在他后面的徐辉祖和徐妙锦也聚精会神地听着。

尤其是徐妙锦。

今日在画舫时,她就对那风度翩翩、英姿飒爽的小县令感到十分好奇。

所以她在回家的路上特别去了解了一下有关叶蕴尘的事。

了解得越多,徐妙锦就越觉得惊讶。

世界上竟然真有这么个懒散的官?!

上午工作开始,傍晚就已经结束,难道他就没担心过被上面批评吗?

但最不可思议的是,尽管每天只工作这么几个小时,这个大城市在他的管理下却井然有序。

真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啊。

标注:徐达的住处名叫‘西圃’,后来人们称它为有名的‘瞻园’,现在算是南京城里的一处风景名胜。

聚宝门如今被称为中华门。

根据《明史》的说法: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朱元璋考虑到他的功劳很大,命令相关部门在徐达位于南京的家前面建一座豪宅,并将这个地方命名为‘大功坊’。

历史上,洪武十五年的时候,徐妙锦其实只有两岁,是一个脸蛋圆滚滚、非常可爱的小女孩。不过为了故事的发展,作者在这儿稍微做了点调整,请大家包涵。

徐达,别号天德。

徐辉祖还有一个名字叫徐允恭。

"我怎么可能和那种大逆不道的小混蛋有交情呢,不过他确实跟咱们家的太子挺熟了,都快成了结拜兄弟了。"老朱指着朱标,一脸不高兴地说道。

徐达可是个既能勇猛又能智谋的大将军。

无论是智力还是情商都非常高。

听到朱元璋的话,自然明白了很多事。能让自己的老搭档随口叫一声"小混蛋"的人,在这世上没几个。

就算他对自己的孩子,也未必每个人都能享受这种特别对待。

这么一想,虽然看起来是在骂叶蕴尘,实际上却对他相当看重。

徐达对叶蕴尘更加好奇起来。

他真想知道叶蕴尘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竟能让这对天下最尊贵的父子刮目相看。

嗯!

再养几天身体,自己不妨亲自跑一趟上元县去看看吧?!

"我是问你对秦淮河北岸那些产业怎么看。"朱元璋接着问道。

徐达一听这个话题,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说:"能怎么想呢,不少昔日战友已经丢掉了当初的理想,只知道贪图享乐赚钱,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这才过了多久,大家就变了样子。"

徐达这话不是装样子,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这个人不好色不贪财,唯一热衷的可能就是战场上的征伐了吧。

他对平民百姓也很宽厚。即使从未当过地方官,但他带领的军队纪律严明,绝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