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六十四章 军新政,地缘筹谋 (1/2)

“参见陛下!”李纲等七位大臣恭敬行礼。

“诸位爱卿免礼!”宋钦宗步下平台,神色凝重,“留诸位在此,是有要事相商,今日便不去文德殿了。季恒,赐座!”

待众人落座,宋钦宗缓缓开口:“诸位,蔡京余党在京者已悉数肃清,接下来便是各州府的余孽。曾布,此事由你全力督办,可让王宗濋协同,务必尽快将其清理干净,绝不可让其再有喘息之机。”

“臣领旨!”曾布抱拳应道。

宋钦宗背负双手,在大庆殿内踱步,每一步都似踏在众人的心弦上。“如今蔡京一党覆灭,朝堂党争渐息,朕的初步宏愿已然达成,朝廷也能腾出手来处理其他关键事务了。”

众人对视,眼中皆有惊色。陛下那篇振奋人心的文章,其内容之宏大,犹如璀璨星辰高悬,虽激励着京城百姓,上至皓首老者,下至垂髫孩童,皆能朗朗上口,但众人皆知其中艰难。那文中提及的诸多愿景,哪怕实现其一,便是不世之功;若能达成半数,足以比肩唐宗宋祖;若真能悉数实现,那必是超越秦皇汉武的千古一帝之伟业。可这谈何容易,且不说那人人贤良、国泰民安的大同之境,单是让百姓衣食无忧这一基本诉求,在当下便困难重重。此刻陛下提及,究竟有何深意?难道真有实现的可能?

“接下来,便是第二步——稳边军,练新军。”宋钦宗目光坚定,声如洪钟,“稳边军,需朝廷即刻补发边疆所欠军饷,令将士们无后顾之忧,如此方能安心戍边,抵御外敌,护我大宋疆土安宁,为朝廷争取发展的宝贵时间。”

“至于练新军,想来诸位也知晓如今禁军与地方军的状况。指望他们御敌,实难让人安心。”宋钦宗微微皱眉,话语中满是忧虑。

李纲等人沉默不语,大宋的军事困境由来已久,如沉疴痼疾。究其根源,还是前几任皇帝对军事掌控不力,致军队积弱。

“赵勇如今正在整顿侍卫亲军,待整顿完毕,便要扩编。扩编后的侍卫亲军,职责将有重大转变,不再仅仅护卫朕的安全……”宋钦宗正说着,见赵勇恰好来到殿外,便招手道,“赵勇,来得正好。朕正提及整顿侍卫亲军之事,你且将此前的谋划与诸位爱卿详细道来。”

赵勇行礼后,便有条不紊地讲述起来。一刻钟过去,他的讲述才告一段落,此次的策略相较以往更为完备,众人皆陷入沉思,目光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片刻后,李纲率先发言:“陛下,臣以为赵大人之策甚为可行。辽人如今虎视眈眈,其猖獗之态,关键在于我大宋缺乏能与之抗衡的精锐骑兵。一则我大宋子民体质与习性使然,二则军制确有弊端。臣当年构建黄河防线,便是欲以守为攻,换取内部安稳,再图打造精锐铁骑。如今北疆虽有三万精骑,但数量与战力,相较辽人仍显不足。想当年澶渊之战,辽军铁骑来势汹汹,若我大宋有更强的骑兵,局势或许更为有利。如今辽人经多年休养,实力恐更胜往昔,若要与之对抗,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势在必行。”

“然,阁老,组建骑兵耗费巨大。”赵勇沉声道,“臣之意并非一蹴而就组建庞大骑兵军团以求一举灭敌,而是打造一支能与辽军精锐正面交锋的劲旅,以作震慑。且可效仿汉之名将,利用骑兵的机动性,长途奔袭、迂回穿插,寻机歼敌。辽人虽已据有燕云之地,但仍有游牧习性,我们可绕道西夏,直捣其后方,攻其不备,以战养战。若其回师救援,黄河防线的大军便可相机而动,攻其要害,再令京东路的新军从侧翼袭扰,使其首尾难顾。”

众人闻之,皆面露惊愕之色,赵勇之策,大胆而新颖,如平地惊雷。

户部尚书梅执礼轻声问道:“可西夏会应允借道吗?”

“若其不从,便以雷霆手段征伐之!如今我大宋虽暂难与辽人全力抗衡,但收拾西夏,尚有余力!”宋钦宗目光炯炯,语气决然,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曾布面露忧色道:“陛下,征伐西夏虽有可能取胜,然若灭其国,北方边境便失去缓冲,辽人便可长驱直入,如此一来,岂不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臣等实在担忧。”其余大臣也纷纷点头,眼中满是疑虑。

宋钦宗微微叹息,众人目光局限,过于依赖外力,却不知局势变幻无常。“季恒,取地图来!”

不多时,地图高悬于殿内。宋钦宗站于地图前,手持玉笏,指点江山:“诸位爱卿,且看这地图。黄河防线之所以能抵御辽人,其两翼至关重要。左翼为西夏,右翼乃京东路。辽人欲突破防线,发展势力,唯有三条路径。向西,可攻西夏,掠夺资源与人口;向东,可扰高丽,然高丽贫瘠,所得有限;向北,是荒芜之地,无利可图。故而,西夏便成为其首要目标。辽人若征服西夏,便可整合其力,届时黄河防线危矣。”

“这……怎会如此?”李纲不禁惊呼,面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若真如此,那他苦心经营的黄河防线将功亏一篑,自己岂不成了大宋的罪人?

“世间万物,皆无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