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四十四章、 县城同盟 (3/4)

对他的误解,甚至是嫉妒的人诬蔑他也说不定。”

“从袁学正书法看来,此子志向极大远大,竟然还想在赵家庄办学。”

“今天,袁学正不也是为他的得意弟子出头吗?”

辛志才一边说着,一边从书柜拿出一本新书。

辛志才闻着还散发油墨书香的新书,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如果知道赵平的教学方式,那会更加对赵平有信心。

可惜的是,辛志才被困在衙门这个笼子里面,对赵家庄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上面。

听到辛志才说得如此郑重,辛东不敢大意。

他接过《昌元县学历届文章摘录》,打开之后点点口水开始阅读起来。

“叔翁,你对赵平有什么感觉?”王志才看着辛东阅读,品茗之后轻轻问道。

辛东放下书卷,脸上露出轻松笑容:“此人年齿虽小,但是才华横溢。”

“就是,如此天才,竟然被袁涛抢去了,否则小侄就是拼死拼活,也要把这个天才弟子抢来。”辛志才遗憾不已,表情甚至有些痛苦。

“东翁,你竟然如此重视此子?”辛东表情有些愕然,随即大乐,“据老夫悄悄打听,赵家庄一切作坊据说乃是此子所为。”

辛志才脸色顿时难看起来,非常不悦地说道:“我如此重视他,竟然料到此子竟然一心一意想从商,这乃是明珠暗投。”

“东翁,此子虽然发明如此多物事,但是赵家庄主人依然是他的母亲,他的重心依然放在读书方面,不然也不会提出在赵家庄办理学堂。”听到辛志才误解了,辛东急忙辩解。

辛志才恍然大悟,嘴角勾勒戏谑一笑:“此子大大地狡猾,暗地打着母亲的旗号经商,名义上又是勤奋好学的学子。”

“正是这样。”见到辛志才没有生气,辛东继续说道,“此子果然不凡,不但横空出世改变了赵家庄的格局,改变了昌元县的格局、昌州的格局,也许会对四川会产生影响。”

辛志才不禁一怔,手中拿着的茶碗差点掉下。

他急忙用力抓住,才没有丢人现眼。

“叔翁如何正解?”辛志才一边思考,一边望着辛东问道。

辛东望着赵家庄的方向,不禁悠悠说道:“此子果然是天纵其才。赵家庄制作的无论是花仙子水粉、花仙子皂、仙炭、仙炉等等,全部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之物事,无论在大宋还是胡人那里,都极为畅销。”

“可以预见的是,昌元县只要有了赵家庄,税赋根本不会存在问题。”

“东翁,赵家庄经商长年累月倒也罢了,可是这些物事仅仅销售两个多月的时间而已。”

“这是真的?我不信。”辛志才顿时惊呆了,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摇了摇头说。

“确实是这样,东翁,老夫开始不相信,后来打听之后,不得不相信。”辛东眼珠子差点从眼眶掉出。

辛志才眼里越来越露出嫉妒的光芒,拍了拍案几,感叹不已:“袁涛运气也太好了,竟然捡到如此天才宝贝。”

“袁涛运气确实太好了,”辛东苦笑不已,“东翁,赵家庄又不断推出新物事,以前是仙皂、仙炉、仙炭,现在又是花仙子水粉、花仙子皂。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昌州对于昌元县的税赋依赖越来越大。”

“如此看来,昌元县只要有了赵家庄,税赋根本就不是问题。”辛志才眼睛闪闪发光,被袁涛捡到一个天才弟子的郁闷消失不少。

“确实如此。”辛东又停顿一下之后,看了字幅之后,深深地感叹一番:“难道的是,此子还有一个赤子之心。”

“如果不是赵家庄的存在,昌元县的一石大米至少是八贯,甚至说十贯也有可能。”

“现在却被赵家庄硬生生把价格压到在三贯多,与去年价格基本持平。”

“惭愧,惭愧,小侄惭愧,这个本是官府应该做的事情,没有料到一个小小学子竟然做到,不知付出代价有多大。”辛志才一张老脸突然变成猪肝色,尴尬之极。

“确实付出代价很大。”辛东不禁皱眉,忽然若有所悟说道:“赵家庄这样做,显然极大影响其它粮商利益?”

“难道上次那些那些捣子捣乱起家米店,这次山贼偷袭赵家庄,其背后如果说没有米店粮商等推波助澜显然是不可能。”

辛志才听到这里,手里的茶碗茶水又流淌出来。

他急忙把茶碗放在案几上面,让自己强制冷静下来。

辛志才不停在屋子走来走去:“赵平危险,做到官府想做而未做之事,小县就是拼了前途,也要保全下来。”

“东翁此话有理。”辛东非常赞同,“只是东翁,这些商贩经营良久,与当地的官府没有交往显然不可能,而在此支撑最久的,莫过于县丞刘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