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总是遇到这样的孩子,明明自己想要好好读书,但是读不下去。原因有很多种,但综合下来最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
这是一个苗族孩子的事,他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从未让我操心过,总是用淡淡的微笑来对待生活中所有的苦痛。
我一直以为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如果原因,义务教育是最公平的教育,但是,往往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
他就是其中之一,前一年,父亲因病去世,留下年迈的母亲,他在父亲的病痛中,有了不去上学的意愿,但是还是哎母亲的鼓励下继续读书,母亲看着家里的积蓄,周围人都已经建好了新房,但是自己家那样的老旧的房子,最放不下的还是自己那年幼的孩子,孩子还小,但是没有新房子,可能没有人会看上自己家庭,于是母亲开始了一整年的修房子之旅。
房子修到一半的时候,这个男孩子的母亲突然病倒了。
但是在修房子期间,母亲去贷了二十万的贷款,每个月要还2000多,现在连贷款都还不上。怎么继续读书呢?于是他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决定不再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选择回家赚钱,解决燃眉之急。
我第一次去他家的时候,他跟我说,我会来读书的,明天就来,于是我走路即使都是红泥巴,也觉得只要他还愿意读书,那就说明还有希望,走这趟泥泞的路,是我作为老师应该做的。
但是他骗了我,他根本没有在周一那天出现在学校,于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和校长一起去了他家。这是第二次,我去他家,经过村委会,我才知道,原来他家的情况已经具体困难到这个程度了。
“我不读了,老师,我只想参加中考!可以吗?”他含着眼泪看着我说道。
“为什么?”我有点不理解,他母亲明明叫他来读书。
他哽咽着说着母亲的病情,我找了病单看着,其实并没有这么严重的,严重的不是他母亲的病情,而是他家里的债务,欠银行的钱,必须每个月足额还款。而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一个人2000多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毕竟没有稳定的收入,他拿什么去还钱呢?靠那点农活儿吗?
我们这代人活着都很不容易,巨大的债务压得自己有点儿喘不过气来,我还有稳定的收入,而他没有,他只有病弱的母亲和那未知的收入,我突然不知道如何帮助这样一个孩子,如何再继续劝说他回到学校。
他的明天在哪里?所有的路都仿佛被堵死了一般,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深怕给别人带去麻烦,但是他却不想再会回到象牙塔里了。
只有离开象牙塔,他想守候的母亲才能健康。只有离开象牙塔,他才能养活这个家。我突然沉默了,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是都是容易的,这个16岁的少年,教会我乐观,但对于生活来说,活下去可能有时候比读书更重要。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