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7.8 (2/2)

于永历十四年。

永历十二年,洪承畴根据情报挥师西进,攻下了此前难啃的西南大片地区。永历十二年四月二十五,在经历种种后,心力交瘁的刘文秀病卒,临终前还在上表请求永历帝北上联合夔东十三家共同抗清。但此时,清军已分多路大军扑来,平西王吴三桂由陕西汉中南下攻四川,洪承畴会同广西清军攻向贵州,其余清军经湖南向西南进发。四月,重镇贵阳、重庆皆陷落。七月,晋王李定国亲率明军自昆明北上,但依然没能阻止贵州全面陷落。十二月,清军危及云南昆明,李定国护送永历帝向西逃撤。永历十三年正月初三,清军未遇抵抗轻松占领昆明。李定国在腾冲磨盘山设伏欲杀吴三桂,结果遭到叛徒出卖,腾冲之战惨胜,吴三桂也侥幸撤回。

永历十三年闰正月二十六,永历帝及黔国公沐天波等文武官员在奸人撺掇下擅自进入缅甸避难,寄人篱下,很快被缅方控制。永历帝离开后,清军很快平定四川、云南大部,永历十四年八月,在吴三桂的一再坚持下,清廷决定入缅作战,以完全消灭永历帝。李定国也进入缅甸境内希望索回永历帝,却遭到缅方无礼对待,杀使者、抢财货,白文选怒而率军大破缅军近万人,但害怕危及缅人手中永历安全,最终还是退兵。可到了永历十五年七月,缅甸国王居然诱杀残明沐天波等文武大臣,并于十二月初九将永历帝交给吴三桂。永历十六年四月十五日云南昆明,汉奸吴三桂将永历帝父子就地处死。永历帝被杀害的消息传来,李定国悲愤成疾,于永历十六年六月二十七在云南勐腊病逝。同年冬,鲁王朱以海在金门病逝。自此,山河大地完全倾颓,南明政权烟消云散。

但还有反清的仁人志士做着挣扎和努力,郑成功和张煌言在经历围攻南京失败后,自海上败退回厦门。永历十四年,清军趁机围攻厦门,郑成功沉着指挥,大挫清军,歼敌无数,清安南将军因此败绩,畏罪含恨自杀。之后,延平王郑成功为了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将目光转向了台湾岛,此地被荷兰人侵略殖民,苦盼王师久矣。延平王力排众议,于永历十五年四月,明军在海、陆大败荷兰军,台南赤嵌城投降。荷兰只剩下安平城,凭借堡垒固守,延平王采取围点打援的策略,于永历十五年夏,大败其援军,又将大炮安置于安平城外,在走投无路、希望断绝下,荷兰守将揆一率军于永历十五年年末投降,延平王许其归国。郑成功在赤嵌城设承天府,建立明郑政权。同年,其父已降清的郑芝龙被杀,又有其子郑经与郑成功妾室私通的丑闻,清廷“寸板不得下水”的严格海禁禁令断绝明郑的经贸、人员往来,延平王国姓爷朱成功于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病逝。

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击败叔父郑袭,继延平王位,继续抗清事业。但其后来在支持清三藩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反清叛乱的过程中,在福建空耗财务、损兵折将,再次退守金门厦门和台湾,在清康熙二十年因病去世。死后,其子郑克塽继位。清康熙二十二年,清军攻克澎湖,进逼台湾,明郑政权投降。

当永历帝血染昆明、李定国饮恨勐腊时,在川鄂群山叠嶂的夔东之地,李来亨率领的忠贞营残部仍在浴血苦战。这支以李过旧部为根基的抗清力量,联合郝摇旗、刘体纯等十三支义军,在巫山、巴东、房县等险要处构筑寨堡。他们以茅麓山为天险,伐木为栅,凿岩屯粮,犹如钢钉般楔入清廷腹地。永历十六年冬,清廷调集湖广、陕西、四川三省绿营,辅以满洲八旗精锐,对夔东展开铁壁合围。李来亨亲率轻骑夜袭巫山大营,火烧清军粮草三百车;刘体纯在巴东七连坪设伏,斩清军参将于马下。然困守孤山三载,盐铁渐尽,树皮草根皆成军粮。康熙二年春,清军以红衣大炮轰破万县石城,郝摇旗身中六箭仍执旗不退,临终前高呼“吾大明鬼雄也“,六千将士血染长江。至康熙三年八月,清军二十万重兵围困茅麓山主寨。李来亨将最后三升粟米分与妇孺,率残部三千人列阵绝壁。是夜暴雨倾盆,明军以浸油藤甲为盾,自悬崖缒下突袭,清军都统惊坠山涧。然终因寡不敌众,寨墙崩塌之际,李来亨焚毁军械文书,携老母妻儿举家自焚于中军大帐。烈焰腾空三日不灭,十三家将领四十六人无一人投降,七千军民或战死或投崖,夔东群山为之泣血。

自此,大明最后一支成建制的抗清力量湮灭于苍茫烟霞。唯有长江惊涛拍岸时,犹闻当年金戈铁马之声,见证着这群宁碎不全的华夏脊梁。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