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原来当年秦王嬴政的父亲秦异人在赵国做质子时,流落邯郸的大街小巷,生活极其窘迫,幸得大商人吕不韦收容,又将府中歌姬赵姬许配给秦异人。
当赵姬生下赢政后,当时在邯郸就有谣传,说嬴政实为大商人吕布韦之子。不过这种讹传在赵国很快就已经消失,没想到多年以后,赢政回国当了秦王,谣言又在咸阳兴起。经查明,那兴起谣言者正是败将樊於期,所以秦王政才不惜赏金千两,封邑万户,也要索取樊於期的人头。
秦天雨想到此不再言语,又听得秦王政说道:“相传秦天雨剑技如神,今日得见果真如此,你若要报父母之仇,一剑足可以取我性命,你为何还不动手?”
秦天雨冷冷地说道:“我将你踹下马,又削下你的发冠,就当是报了父母之仇。”
“你为何不杀了孤王,大军已经撤退,你此刻杀了我还可以全身而退。”
秦天雨斜视秦王政突然大笑,笑眼中却含有泪光,说道:“仇人立在眼前,我何尝不想杀之而后快,只是秦王一死,天下一统无望,八方诸侯再起纷争,今后华夏儿女将会再互相残杀五百年,一千年,甚至永无休止。”
秦王政此时似乎已然热血沸腾,抱拳道:“原来壮士心怀天下,渴望天下统一,但愿不再有杀伐战争,百姓能安居乐业。壮士此志岂不正是我嬴政平身所愿,原来壮士与我本是同道中人,既如此,壮士何不留下助我一统大业,待到天下一统后,天下王位你我平分而坐。”
“我秦天雨违背燕太子之命,放却父母之仇,又岂是为了富贵权势?”
“壮士但有所需,尽管道来。”
秦天雨正视秦王政道:“秦天雨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放归秦王,是对是错,至今我心中仍未有定数,大王若是真的为了天下百姓,可否与我对天盟誓,约法三章?”
秦王政此时更是大声言语,慷慨激昂:“只要是利国利民,不违背仁义之事,秦壮士但有吩咐,只管说来。”
秦天雨哼了一声才道:“我秦天雨岂会让你做出不仁不义之事,其一,今后秦军不论是攻楚夺燕,切不可效仿当年先王那样屠杀降兵,更不能残杀他国百姓。”
秦王政答道:“这个当然,天下若无百姓,我又当谁的君王,军民如我子,我当然会好好爱惜,只不过有一人我却要非杀他不可。”
秦天雨想到太子丹派人行刺秦在先,秦王政若要杀他,又怎可有非议,这下叹道:“燕太子身为一国太子,此举行为无非也是为了保家卫国,又何错之有?”
秦王政大声道:“你错了,我要杀姬丹狗贼,又岂是因为他行刺于我的一己私仇?”
秦天雨愕然,只听秦王政继续道来…
原来当年燕赵两国交战,姬丹为了得到东胡外族的帮助,居然把华夏开石炼铁之技传给东胡,又经东胡之手传入北方匈奴。
匈奴人食生肉,饮鲜血,生得高大威猛,粗野强悍,他们虽然常常侵略周边的弱小部落,却始终对华夏民族望而生畏。直到他们学会采石炼铁之技,才会肆无忌惮骚扰华夏北方,以致华夏北方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这一切都是因为姬丹把华夏炼铁之技泄露而造成,秦王政述说到此,又大声骂道:“姬丹贼子勾结外敌,枉顾我华夏安危,总有一天,我必亲手将其杀之。”
秦天雨心中大惊:“原来太子丹居然枉顾华夏百姓安危,教会东胡人打造兵器,又传入北方匈奴,他日北方匈奴扰我边境,姬丹之罪何止当诛。”
秦天雨想到此,一时不再言语,过了许久才道:“其二,当年武王伐纣,安定天下后封赏功臣原本应该,岂知当年武王列土分王换来的却是我华夏数百年的四分五裂,连年征战,大王若是一统六国后切不可再分封诸侯,华夏一家不可再沦为多国之邦。”
秦王政听得秦天雨之言正合其意,想到他日他一统六国后,天下之土,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再无藩王之争。更是忍不住哈哈大笑:“壮士且请看我们大秦早已撤藩设郡,既然壮士所谓的约法三章,都是为民请命,我赢政岂有不应之理,壮士何不听我把心中所愿一一道来。”
秦王政面对渭水突然跪下,举起右手大声道:“苍天在上,渭水为鉴,我嬴政今日对天盟誓必尽我一生心血,竭我毕生所能,在有生之年一统中原大地,使之华夏一族不再沦为多国之邦,天下一国不再相互残害。举国之内书同文,车同轨,严定王法节制恶人,庇佑善者,使之天下百姓和睦一家。并努力发展农桑,共产共有,使之老有衣,弱有食。为抵御外敌我愿节衣束食,舍却荣华,修筑万里长城,保我华夏世代太平,我若终老,必效仿先人尧舜,觅访圣贤禅位与圣贤,使之华夏盛世得以发展。”秦王政说到此俯首叩拜。
秦天雨见秦王政对天盟志,慷慨激昂,不甚感动。待秦王政起身后,忙向他跪拜叩谢:“大王若真如所言实践其行,真乃天下之幸,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