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的办法倒也简单,无非就是削减俸禄,减少国朝负担。
至于如何执行下去,就得看当权者的手段了。
而这番话出口之后,躲在门外偷听的朱元璋自然也是赞赏的点了点头。
心道这齐泰还是有点东西的。
以后若是不在大本堂讲学了,或许可以调任六部重用一番。
不过,话又说回来。
宗室供养的问题无论是朱元璋,还是那帮大臣其实早就意识到了。
奈何因为种种原因,却不得不定下此策。
而且,削减俸禄,减少国朝负担的策略,同样也是国策之一。
就跟打的补丁一样,老朱跟大臣们早就商议过了。
此番齐泰这个大本堂讲士提出此策,虽然跟老朱策略一致。
但也只能给齐泰加加分,让老朱日后重视他而已。
相反。
老朱更期待朱允熥接下来的回答。
此时此刻,小院内。
朱允熥听到齐泰这番话后,脸上先是露出了一抹笑意。
但很快便转了话锋。
“齐先生此策同样也是治标不治本啊。”
“削减俸禄虽然可取,但齐先生不妨在仔细想想,这个圈就这么大。”
“皇朝宗室人数又会随着时间呈指数级上涨,哪怕再削减,时间久了一样杯水车薪。”
“而且,王朝可不是一帆风顺的,若遇天灾人祸,这税收不但会减少,甚至还会多出一大笔支出。”
“再则...咱大明王朝若一直安定发展下去。”
“所谓饱暖思淫欲,那些有身份的宗室岂不是成天呆在家里生娃传宗接代去了?”
“如此一来,宗室人口必定会呈现出一个大爆发的趋势。”
“一代代繁衍下来...哪怕以削减俸禄之策来减少国朝压力,迟早也会拖垮整个大明的。”
“而且,齐先生难道不觉得,削减俸禄一次两次或许还没什么。”
“但年年削减的话,以宗室的身份地位,难保他们不会在其他地方想办法,到最后,遭殃的还不是咱大明的老百姓。”
朱允熥夸夸其谈,当即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而此话一出,齐泰脸色一变,当即便冲上去捂住了朱允熥的嘴巴。
“殿下,慎言,慎言啊。”
“你此番言论,若是被有心人听去了,恐怕会给你招来祸端的。”
齐泰脸色难看。
以他的智慧,自然读懂了朱允熥这番话的意思。
前面部分还好,明显是在阐述削减宗室俸禄给大明续命的弊端。
但到了后面部分,朱允熥居然剑指各地藩王了。
尤其是听到遭殃的可能是大明百姓后,齐泰彻底慌了。
这明显...是有削藩的想法啊。
而这,更是大逆不道之言。
此时此刻。
躲在小院外的朱元璋听后,那张老脸更是阴沉到了极致。
自己为何要定下宗室供养之策,这无非是想让他老朱家子嗣过的更好一些啊。
而现在...自己这个逆孙竟然有削藩的想法了。
这特么还能忍?
别说他还不是嗣君,即便是真的被自己选中了,也的把他这个想法给提前扼杀掉。
朱元璋满脸愤怒,当即便要冲进小院好好教训教训这个口无遮拦的逆孙。
但下一刻,院中传出的声音却让他暂时打消了这个想法。
“唉,唉,唉...”
“齐先生,你捂我嘴干嘛,别激动啊,孤都还没说完呢。”
“你说的削减俸禄,在孤看来只是下下之策,虽然破绽极多,倒也可以给咱大明续命个几十上百年。”
“但孤这里可有上上之策啊,直接就能解决历朝历代宗室供养的问题。”
朱允熥开口说道。
“殿下指的可是推恩令?”
“若是这样的话,那就更不可能了。”
“陛下当初定皇明祖训时,目的就是要让宗亲日子好过一些。”
“若是推恩令的话,要不了几代,你天家宗亲说不定就沦落到卖草鞋的下场了。”
齐泰摇头。
虽然推恩令确实是完美解决宗室问题的最佳阳谋。
但,齐泰深知,以老朱护短的性子,根本就不可能答应,因为这与削藩根本没多大区别。
“孤都说了,照搬前人经验没意思啊。”
“所谓推陈出新,孤这计策,既能维护皇爷爷定下的祖训,又能完美解决宗室供养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