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内。
齐泰虽然沉默,但却并非是被难到了。
他只是被朱允熥的这般思考给惊住了而已。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所谓夫子以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本以为殿下年幼,便起了轻视之心。”
“但现在看来,倒是老臣孟浪了。”
齐泰朝着朱允熥拱了拱手。
随后不等回应,继续开口。
“不过,殿下思维跳脱虽说是好事,但老臣还是得告诫殿下一下。”
“我等所学的圣人之学,并非照搬前人精仪。”
“而且,治国之道,也是以史为鉴。”
“就如你皇爷爷定下的皇明祖训中所提到到宗室之策,储君之策,虽借鉴前朝,但却又有很大的区别。”
“这些,你可知道?”
齐泰笑着说道。
不得不说。
朱允熥之前的一番看似离经叛道的言论,却是让齐泰对其固有的形象有了极大的改观。
“切...”
“那朱老头定下的祖训也不见得有多好。”
“要咱说啊,按照这祖训发展下去,大明迟早覆灭。”
朱允熥一脸不屑的说道。
而此话一出,齐泰脸色顿时就变了。
“殿下慎言。”
“此乃陛下所定,乃安邦定国之国策。”
“岂是你能看得明白的。”
齐泰开口的同时,目光朝着四周看了一眼。
好在这里只有郑和这个小太监在,倒是松了口气。
“这本来就是一个烂策嘛。”
“咋了,还不能让人说了?”
朱允熥一脸不爽的说道。
“咳咳...”
“殿下,宗室供养跟立储之策虽是陛下所定,但同样也得到了朝中大臣的认可。”
“难道这么多人都认可了,还不足以证明此国策为定国安邦之策?”
齐泰立刻反驳了起来。
“切...我爷爷放牛娃出生,没文化,能懂啥?”
“至于那帮大臣,在孤看来,也都是一些鼠目寸光之辈。”
“平时迫于皇爷爷的凶威,哪怕看出点端倪,恐怕也不敢多说。”
“他们啊,阿谀奉承都还来不及呢。”
朱允熥一脸不屑。
尤其是看到齐泰满脸的难以置信,他当即便从地上找来了一截树枝。
“齐先生你还别不信。”
“来,咱给你具体展示展示为何朱老头定下的宗室供养之策是误国误导民之策。”
说罢,朱允熥便在地上画了起来。
“先生你且看好了。”
“这个圈,好比咱大明的税收。”
“而圈内的这些点,便是宗室。”
“如果,每一年这圈内的点都翻他个一倍,先生觉得需要多少年才能将这个圈填满?”
朱允熥在地上指指画画,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
但...如果真按照每年翻倍来看的话,用不了几年,这个圈内便会被小点给填满。
这不。
仅仅只是简单的比喻了一番,齐泰顿时明白了朱允熥的用意。
这分明是在说未来大明的财政税收会被宗室拖垮啊。
不过,虽然齐泰震惊。
但转念一想,却又觉得不对。
“殿下,老臣倒是明白你之所说了。”
“但...实际情况可非你所演示的那样。”
“人都有生老病死之日,因此,你所说的每年翻倍自然是不可能的。”
“再则,朝中大臣应该早想到这点了。”
齐泰笑着说道。
“宗室供养之策,短时间内确实对咱大明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先生可否想过,如果将时间拉长呢?”
“比如...五十年,一百年,两百年?”
“齐先生是否还觉得孤在危言耸听?”
朱允熥笑着说道。
而此话一出,齐泰心脏却猛烈跳动了一下,仿佛魔怔了一般一直盯着地上的圆圈。
百年,两百年..甚至更久。
这么算起来的话,宗室还真的会发展到一个惊人的量级啊。
一时间,齐泰神色变得无比凝重了起来,更收起了对朱允熥的轻视之心。
与此同时,躲在院外偷听的朱元璋眉头也皱了起来。
他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