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家底,此刻出击,便是有着鲸吞天下之心。
第一个目标,便是一直左右横跳,实力又弱的韩国。
而韩国的第一个目标,则是韩国的南阳郡。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秋时代,凡是位于山地以南、河流以北的地方都叫“阳”,南阳基本是一个像张三李四一样通用的名字。
所以,战国时有不止一个“南阳”,常常造成混淆。
晋国有一个南阳,大约在黄河以北,山西南部,后来被韩、魏、秦争夺。
楚国的南阳,差不多是现在的南阳。
齐国也有一个南阳,大约在泰山以南。
秦有一个南阳,韩也有一个南阳。
所以,当白起的十五万大军来到韩国南阳郡后,他有些不屑一顾的说:“就这里也配称之为南阳?”
他面露凶光,已经准备好大开杀戒了,他的眼中闪过这样一个个画面,人头,很多的人头,京观,如同山一般的京观……
很快。
南阳郡的太守王腾直接出城百里,将南阳郡拱手献上,投了秦军!
秦国的将军可是白起啊,这还打个屁?
不打了,爷投秦了!!
南阳是韩国重镇,驻扎的也是韩国精锐,太守王腾的投诚,自然不是太守一个人,还有大量精锐韩军!
这里的军队,本就是韩王调集全国的精锐,投放到南阳郡,就是为了作为前线,抵抗住秦国的大军。
可现在,这些韩国的精锐,全都落到了秦国的手中。
当韩王看到这个消息后,直接就绝望了。
韩国的家底啊……就这样没了?
这是天亡我韩啊!
事实上。
就连白起本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有些不敢相信。
还有这种好事?
这真不是在诈降吗?
是不是这些狡诈的韩国人的诡计?
可很快,随着白起小心翼翼的将南阳郡全盘接手之后,不免诧异的发现,竟然不是诈降?这是真的投诚?
这是什么情况?
这年头打仗还能这么打的?
老夫的名气这么好用了?
当时白起就有些无语了,他本来都打算大开杀戒了,却不想这韩国的守将,直接望风而降。
白起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南阳郡拿到,同时还多了数万的军队。
这把白起弄不会了,连忙将这个消息禀告了秦王政。
咸阳。
秦王的宫殿中。
当苏澈亲眼看到这份军简后,不由得蹙起眉头,下意识喃喃自语:
“南阳郡太守王腾望风而投,兵马近十万。”
“如此数量的兵马,多是韩国的大半家底。”
“如果此刻继续攻韩,是最好的机会,可又恐后方的王腾出尔反尔,继续闹事。”
“若是被切断粮道,再有其他诸侯国支援,届时将兵临险境。”
“所以当务之急,是完全控制南阳之地,将这里彻底转化为秦土,将那些降军打散重组,完全转化为秦国士兵,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继续攻韩,虽然收益最大,但风险同样也会很大。”
“这就是白起目前面临的抉择,一切皆由君上裁决。”
苏澈看到这里,不由得哑然失笑,事情的进展,比他想象中要容易许多。
而白起依旧还是那个稳重,力求全胜的白起。
诚然,白起所言,是最正确的选择。
不过……
就当前而言,显然还有更好的选择。
南阳郡,整个韩国,他全都要!
苏澈思索了一会儿,拿出一卷军简,直接就在上面书写起来。
苏澈的决定很简单。
既然南阳郡王腾投降,那就立他为秦将。
而南阳郡此刻就是秦国的国土了,那些降军同样是秦国的士兵。
所以军功受爵制度对他们而言,同样也适用。
他们同样也可以杀敌立功。
那就给他们粮食,让这位王腾将军,攻打韩国!
也不需要将韩国的军队打散重组,让他们的原班人马放出去攻打韩国,只需要给他们送上一些功曹就行,用来记载他们的战功……
且看看这降将的手腕,看看他的本事,让他去攻打韩国,让他建功立业吧!
…
这样的选择毫无疑问是非常大胆的,毕竟这些韩军很容易反复横跳,说不定又投降韩王了。
不过。
苏澈不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