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北伐获胜,全靠刘裕杰出的军事才能,并不是朝廷的实力强大到了足以北伐中原的程度,实际上朝廷此时仍然面临着许多的威胁,而最直接的威胁来自割据西蜀的谯纵和占据岭南的卢循。当初,卢循在永嘉被刘裕打败后,乘船浮海到了广州,乘虚袭取了番禺。当时桓玄刚刚篡位,无暇顾及南方,对卢循羁縻笼络之策,授予卢循广州刺史的官职,不久徐道覆占据始兴,桓玄又任命其为始兴相。至此,岭南遂为卢循所有。安帝复位之后,朝廷忙于征缴桓氏残余势力,延续了羁縻策略。
但二人贼心不死,仍想颠覆国家,时刻窥探朝廷虚实,寻找作乱机会。义熙六年,徐道覆侦知刘裕领兵北伐,朝廷空虚,于是派人劝卢循起兵反叛,乘虚攻占建康,卢循不肯。徐道覆于是亲往番禺游说,对卢循说:“离开故土来到五岭之外,并非我们的本意,只是因为打不过刘裕不得已流落到此。如今刘裕帅军远征,大军集结在坚固的城池之下,什么时候能回来还说不定。现在我们带着手下这一群能征惯战的士兵,用思乡之情诱导他们,去袭击何无忌、刘毅这些人简直是易如反掌。大丈夫怎么能为贪图一时的苟且安逸而错失成就功名的良机!况且朝廷就一直视你我为心腹之患,迟早会发兵来攻打我们。如果刘裕得胜回朝后,让军队休息一二年,再先用诏书征召您进京,随后亲自在豫章屯兵,派遣几个将领率领部队翻过五岭,即使将军您再神机勇武,恐怕也不定能抵挡。今天这个机会,是万万不可错过的。如果我们抢先攻克建康,把他们的根基全部摧毁,刘裕即使回来,也无可奈何了。您如果不同意,我就自己率领始兴的兵马去进攻寻阳。”卢循无力反驳,于是决定起兵反叛,派徐道覆溯赣江而上攻取豫章、寻阳,自己则领兵沿湘江北上,攻占长沙、江陵,而后再合兵东取建康。
徐道覆任始兴相时,命人在南康山砍伐木材,谎称称要运到建康去卖。以后又说人力少不能运出,就在郡中把砍好的木料贱价卖出,价钱削减了数倍,居民贪图贱价,卖掉衣物去买木料。赣河水急,行船艰难,所以居民都把买来的木料储备起来,如此类推,先后进行了四次,所以就储备了大量木料,而无人怀疑其用心。返回始兴后,徐道覆利用这些木材修造船舰,在十多天的时间里,就组织起了一只庞大的水军,一路攻陷南康、庐陵及豫章三郡。
江州刺史何无忌见状,即欲出兵讨伐。长史邓潜及参军殷阐都劝何无忌不要轻进,应当据城而守,积蓄精锐与其对抗。但何无忌不听。随后出兵,与徐道覆相遇于豫章江面。徐道覆命令数百人携强弓硬弩登上西岸小山轮番迭射官军。官军被射杀几百人,前队因此犹豫不敢向前,何无忌大怒,登上小船,引兵向前猛冲。适逢当时西风正急,何无忌所乘小船飘向东岸,徐道覆命大舰乘风势进逼何无忌,乘高射箭,何无忌毫不畏惧,命人取来苏武节督战,但随即被射死。何无忌军遂奔走溃败,徐道覆随后占据寻阳。
豫章大败,寻阳失守,朝野震惊。安帝急忙命人召刘裕回京救援,又命卫将军刘毅领兵去讨伐卢循。此时刘裕已经攻下广固,回师驻扎在下邳,想乘胜经略中原,接诏后立即率军返京。同时上表朝廷,认为叛军刚刚打了胜仗,士气正盛,不宜正面交锋,应坚守城池,暂避锋芒。刘裕听说刘毅已经领兵出征,于是写信给刘毅说:“我先前曾与叛贼交过战,知道他们用兵行阵的变化方略。叛军战船高大,官军战船矮小,难以匹敌。等我回京修整战船,再一起率兵讨伐。攻克之日,上流的重任皆托付与你。”又派刘毅的堂弟刘藩前往劝止刘毅南征。刘毅大怒,对刘藩说:“我不过以一时之功相推让罢了,你就以为我不及刘裕!”将刘裕书信扔在地上。随后率兵从姑孰出发。
徐道覆探得刘毅率兵前来,派人告知卢循说:“刘毅率朝廷精锐赶来,成败在此一战,我们应该合力消灭他。如果此战获胜,何愁拿不下江陵。”卢循便领兵从巴陵出发,与徐道覆会师一处迎击刘毅。
两军在桑落洲相遇。卢循部众有近十万人马,所乘船只都是高大的八槽战舰,高达十多丈。而官军仅有两万人,所乘战船又很矮小。看到铺满江面的战船,遮天蔽日,听到隆隆的战鼓声,震耳欲聋,官军们不由得心里发怵。等到两军交战时,叛军战舰很容易就把官军的船只撞毁,横行无阻,官军们心里更加恐慌,驾着战船四处躲避,一霎时阵型大乱,刘毅禁止不住,只好弃船登岸,带着几百人逃回建康。
叛军再次大胜,俘获大量的物资和士兵。卢循审讯俘虏,得知刘裕已经回京,心里很是恐惧,于是想退守寻阳,向西攻打江陵,占据荆、江二州,与朝廷长期对抗。但徐道覆坚持认为乘胜追击,一定能攻下建康。二人争执了十多天后,卢循才同意东进。
桑落洲大败,朝廷精锐尽失,建康城内仅剩数千守军,朝廷内外动荡不安。孟昶、诸葛长民担心叛军步步进逼,想保护天子渡长江北上,刘裕不同意,孟昶一再请求。刘裕说:“现在重镇被占,强敌向京城逼进,人心惶惶,众人都没有长久的打算。如果天子北渡,那么就会土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