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领扬州刘寄奴掌权,失大岘慕容超亡国 (1/3)

留台百官听闻安帝消息,又听说桓玄败亡,急忙派人备銮舆法驾来迎安帝返京,不想安帝又被桓振抢去,幸得刘毅、毛璩等人拼死攻杀,才使安帝平安返京。元兴三年三月,安帝下诏说:“乘舆播越,流亡迁徙,社稷亡而复存,危而复安,此皆有赖于诸将,刘裕首倡大义,亲冒矢石,功劳最大,留台诸官,情非得已,一律复职,命琅琊王司马德文为大司马,武陵王司马遵为太保,刘裕为侍中,兼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领青徐二州刺史。刘毅为左将军,何无忌为右将军,分督扬州豫州诸军事。刘道规为辅国将军,督淮北诸军事。魏咏之为征虏将军,兼吴国内史。余官亦进职有差。”惟刘裕固让不受,安帝又优诏慰勉,加录尚书事。裕又上表固辞,恳请归藩。安帝复派百僚敦劝,并亲往刘裕府第,面加劝谕,刘裕仍不肯受命,始终请调任外镇。安帝不得已乃改授刘裕都督荆司梁益宁秦雍凉诸州军事,并前时扬徐八州,合十六州都督,驻守京口,刘裕这才领命而去。同时下诏改元义熙。

刘裕虽然出镇外藩,但实际上朝政掌握在他的手中,大事都由他决定。当时朝廷朝纲松弛,禁令无人遵守,权豪贵族,仗势横行,百姓穷困,无地存身。更甚者是司马元显政令腐败,桓玄束缚百姓的科条繁密。刘裕斟酌时机,加以改正,以威严约朝中官吏,整顿吏治,罢免或处死了许多士族或皇族出身的官吏。他的亲信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严厉惩罚,甚至处死。通过这样的铁腕手段,朝野上下风气大变,百官各司其职,国家得以在战乱之后逐渐恢复元气。

同年,刘裕遣使到后秦,要求后秦归还之前占领的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淮北诸郡,后秦皇帝姚兴可能鉴于西面战事吃紧,不想再在东面又与刘裕为敌,于是答应将淮北的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十二郡全部归还给东晋。

义熙二年,刘裕入朝庆贺朝廷收回淮北诸郡,同时上表请求封赏当初共同起兵讨桓的各位将领以及西征诸将。于是尚书上奏天子,加封刘裕为豫章郡公,食邑万户,赏绢三万匹。其他人论功行赏,各有不同。

义熙三年十二月,司徒、录尚书、扬州刺史王谧去世。这个关键位置的空缺引来了朝中一轮争斗。刘毅早有排挤刘裕之心,想趁此机会以中领军谢混为扬州刺史,也有人打算让刘裕在丹徒兼管扬州,而把朝中的政务交给孟昶。谢混是谢安之孙,谢琰之子,又是司马曜的女婿,身份显赫,地位超然,如果让他担任扬州刺史,将对刘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无论是哪种安排,朝廷都不敢擅作决定,司马德文决定派尚书右丞皮沈带着这两个方案,前去征求刘裕的意见。

皮沈先见刘穆之,向他转述了朝中大臣的意见。穆之起来假装上厕所,秘密对刘裕说:“皮沈刚到,他说的意见不能听从。”刘裕见到皮沈后,叫他到外面等候,叫来穆之问道:“你说皮沈的话不可听从,这是什么意思呢?”穆之说:“晋朝政权已失,并非一天两天的事,加上发生桓玄篡位之事,天命皇权已不属晋朝。您复兴了晋朝皇室,功高万世。既然立了大功,理应获得大位。您现今的形势,怎么能够处于谦逊退让之地而削弱自己的力量,仅作个驻守边地的将领呢?刘毅、孟昶等人,与您都是从平民而起,共举大义,本来都是想扶助晋主建功立业,以获得富贵的。事情有先有后,所以一时论功行赏,并不是命中永远注定你们有臣主之分。势均力敌,最后还是要互相火并。扬州是根本所在之地,不可以让位于他人。以前让王谧作扬州刺史,是出于权宜之道,不是长久之计。现在若再把扬州交给别人,您一定会受别人抑制。一旦失去权柄,就再也没有办法得到它。而您功高勋重,他人又不能控制领导您,对您有了怀疑与畏惧,各种不测之事就都会发生。将来会出现的问题,现在不能不考虑到。现在朝中大臣的建议已是这样,只能委婉回答说‘国家政治之本,宰辅位置十分重要,国家兴盛衰亡均在于宰辅,应好好考虑和挑选。这件事十分重要,不能空谈,我暂时回朝中,与大家商量’。您一回京,他们一定不敢弃您而授位给别人。”刘裕听从了穆之的话,于是回到建康,东晋朝廷果然以他为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如故。刘裕从此掌握了朝廷大权,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当初,鲜卑人慕容德在青州僭越称帝建立了南燕,他死后,他哥哥的儿子慕容超继位,趁着东晋内乱之机,先后多次派兵南下,抢掠淮北一带,彭城以南的晋朝百姓,只能修筑筑坞堡自卫。此时,慕容超嫌宫廷乐师不够用,再度派兵南下,在淮河以北大肆掠夺,俘虏了阳平太守刘千载、济南太守赵元,抢掠了一千多百姓。

刘裕刚刚掌握国家大权,正想建功立业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上表请求北伐。朝臣大多认为国家刚刚经历战乱,不宜劳师远征,只有左仆射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参军臧熹赞同北伐,刘裕也坚持北伐,安帝不得以只好命刘裕整顿军马准备北伐。

义熙五年五月,趁着夏季江河水涨,刘裕率水军从建康出发,由淮河进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