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到处抢劫杀戮的士兵,横七竖八的死尸,满目疮痍...
这时听到外面有敲锣声传来,他们跑出去看,原来是衙役带着各处牌甲上街来维持秩序,并宣布全城戒严,说是昨日叛军围城不下,已经被京城的军队击溃,勤王大军已陆续到京平叛,叛乱即将平息,让平民百姓无事不准随意外出,从京城逃出的人一律到难民棚报道,否则一律视为叛党,格杀勿论。
经过的军队一队接着一队,而从京城逃难来的人也越来越多,禁止城中百姓出门使得满城怨声载道,而缙绅大户们明里暗里不遵守戒严令,百姓们也纷纷效仿,官府弹压不住,也实在管不过来,只得将重心转移到难民身上。
眼看京城来躲避兵火的难民越来越多,街面上的各种流言也越来越多,说是京城发生巫蛊案,牵扯太子、丞相等众多朝廷大臣,叛军攻入京城正在跟官军打仗。
有说叛军和禁军在城下拉锯战,有说勤王的军队有反水的,一会儿叛军攻入了皇城,一会儿叛军在皇城下被击溃...总之是老皇帝还在。
有人就悄悄说起新年伊始,北境地震,竟然将世宗皇帝陵寝的陵壁震裂,损害了国运,今上于寝宫之中,梦到被巨大的蜘蛛吞噬,噩梦惊醒后发觉来脖子上竟有黑印,审问那晚的当值人员,调查也没有结果,皇帝整日昏昏沉沉,让御医前来诊治,却怎么也查不出原因,开了些醒神的汤药也不见效果。
一日,皇帝身边的内侍报告说东宫有行巫蛊之术,老皇帝起初不信,待到亲自去到了东宫,发现太子与丞相等人一醉不起,现场还有用于巫蛊的器具,皇帝大怒,将太子和东宫众人家眷等全部打入狱中。结果当晚有人劫狱,丞相等人自尽,太子失踪,几天后,失踪的太子竟然率军叛乱,杀到京城来。
有人说当今皇帝无德,任由贪官的胡作非为,地震便是上天预警;有人说起汉武帝时期的巫蛊案前后牵扯十数万人被杀,有人叹息道:“还不得杀得人头滚滚呀!”。
有人惋惜太子,悄声说待到皇帝宾天后,自然可以登上大宝,何必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呀?又说起太子虽然未及继位,但是为人宽仁爱士,处事果决,有世宗皇帝之风,尤其喜欢兵事,这次太子拨乱反正,希望太子能夺了皇位,世道有所改变,这样的坏日子也好有个盼头。
也有人说当朝皇帝没有过错,错在下面奸臣贪官,太子抢班夺权,兵连祸结,以至于百姓遭殃,不孝不仁,大逆不道其罪当诛,皇帝必然能平息叛乱,以正纲常。
有人就反驳说“今上”就一个儿子,杀了太子谁来继承大统?故作深沉道不过是野心家们争权夺位罢了......
可是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众人并不关心,都只盼着这兵乱快点平息,日子好过的和不好过的都能有个盼头。接着就继续诉说着各种朝廷秘辛......
尽管普通百姓们传说着各种大逆不道的朝中秘辛,官府不知道是管不过来还是故意为之,对这些流言似乎不闻不问,任由发挥。
朝中突生出变故,已经有数十名朝臣受牵连被下狱,但是丞相势力庞大,真相未明。皇帝也没大肆株连,两派大臣互相攻讦,又掀起一番朝堂纷争,各地的官员多是太子府的门生故吏或是交往甚密;太子府与各地官员交往,原本皇帝也是允许的,如今突然生出变故,丞相一死,太子又失踪,接着叛军突然攻入京城,有传言城外的叛军就是太子率领,皇帝痛心疾首,怒火攻心,一度晕倒。
京城逃难的难民越来越多,官府也在竭力维持秩序,又将大户们组织起来,搭建粥棚,每日给难民施粥,赈济难民;连续多天以来,只见兵丁过境,不见有平息的迹象,一些看不到的地方,一些亡命之徒,泼皮混混们等趁机浑水摸鱼,作乱发财,官府试图组织起秩序,冲突不断,有人被杀,有人被抓。
眼见城中越来越乱,会试也就遥遥无期,庄梵影心生退意,他觉得应当趁现在官府秩序还在,城内外还能出入的时机尽早离开。
翌日,庄梵影和童仆收拾好东西,准备回乡托庇,二人混在一群难民中间出了城。
官府并不禁止难民出城,相反还希望难民尽早离开,所以对于出城的难民队伍并不阻拦,周围都是难民喧嚣的声音,触目所及,难民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衫服饰,背着大小不一的包袱,携老扶幼,围着几户赶着牛车看上去还算富裕的人家,浩浩荡荡的出了城。
队伍途经过初来时的驿站,只剩下已经被焚烧后的残垣断壁,正当庄梵影唏嘘不已时,突然几十号人冲林中,截住路过的难民,他们亮出明刀明枪,让难民献宝!这突如其来的强盗令逃难的人群战战兢兢。
强盗们拦住道路,有大户人家还想讲斤头,哪知强盗们根本不买账,几个大户带着护院,招呼着胆子大的,呼喊着大伙一起上,跟强盗拼杀,却很快就被土匪杀死十多人。
强盗拿大户开了刀,斩杀了敢于反抗的人,很快就镇住了其余的难民们,有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