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文武论惊翰林客,天下局动太后心 (2/2)

云憬接过茶盏,低头嗅了一嗅,茶气清幽,味中却带着丝丝涩意。

她轻抿一口,眼底掠过一丝淡意:“确实不是人人都能懂得。”

沈亦辰听出她话中之意,似笑非笑地瞥了她一眼:“姑娘这一句,是说茶,还是说人?”

云憬不置可否,微微一笑,眼神依旧平静如水。

风继续吹,吹皱了一池湖面。

沈亦辰刚想再抿一口茶,便听见段枫在一旁犹犹豫豫地开口,语气不太自然:“那个…云姑娘,你觉得文官重要,还是武将重要?”

这话一出,沈亦辰眉头一皱,手中的茶盏微顿,转头狠狠地戳了戳段枫的胳膊肘,压低声音道:“你在说些什么混账问题?”

段枫嘴角抽了抽,低声嘟囔:“我这不是,想找点话说嘛。”

沈亦辰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倒是云憬,闻言轻轻笑了笑,似并未觉得冒犯。

她慢悠悠地放下茶盏,目光扫过湖面,又轻轻回到段枫身上,那笑意温淡不热,却自有一分笃定从容。

“文官如笔,武将如刀,”她道,语声不疾不徐,“笔无刀则国无威,刀无笔则国无文。”

亭中一静。

沈亦辰眼神一动,转头看她。

段枫也愣住了,像是没想到她会答得如此从容又透彻。

云憬继续道:“自古盛世,皆是文武相济。张良运筹帷幄,韩信决胜千里,缺一不可。”

她抬眼,望向天光映水,眼神澄澈:“若论治国,文能定策安民;若论守疆,武能慑敌平乱。正如阴阳相生,刚柔并济,何必强分高下?倒不如说,明君用文以治内,任武以御外,二者并重,方成太平。如若过于重用一方,轻了另一边,只会生出事端,大人物们闹事,受苦的只有百姓。”

说完,她又低头喝了一口茶,神色自若。

亭中沉寂了片刻。

沈亦辰慢慢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神情:“姑娘这番话,说得比许多堂上高座的大人还要清醒。”

云憬淡淡一笑,没有接话,只是掸了掸袖角,不咸不淡地道:“不过是随口一言,倒惹沈公子取笑。”

“哪里取笑。”沈亦辰摇头,盯着她的眼神却越发认真,“听姑娘言语,只觉,识见不俗,心中有格局。”

“识见谈不上。”云憬声音温缓,却不显谦虚,“不过是在这诗书长廊里,瞧了许多句子,皆言春好、花开、燕语,却鲜有人问春为何好、花为何开、燕往何处去,若无人心,春景也只是一片空壳罢了。”

这句话,说得极轻。

但沈亦辰却一字不落地听进去了。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