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摇了摇头,刘和立刻上前制止。
“主子微服私访,莫要声张。”
老人热泪盈眶,拉着孙女深深作揖,小女孩则好奇地偷瞄着那位传说中的皇帝,眼中满是崇敬。
这一幕被朱承煜看在眼里,他小声问。
“爷爷,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朱元璋摸了摸孙子的头。
“因为咱给了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尊严和希望。记住,穷人就是天。他们看起来弱小,实则拥有改天换地的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朱承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孙儿记住了。”
吃完早饭,朱元璋带着孙子在街上闲逛。
街边墙上贴着《大诰》的告示,几个识字的人正大声念给旁人听。
“爷爷,那是什么?”
朱承煜指着告示问。
“那是咱颁布的《大诰》。”
朱元璋解释道。
“允许百姓进京告御状。若有官吏胆敢阻拦...”
他冷哼一声。
“咱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王法!”
朱承煜看到祖父眼中带着寒光,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去年河南大旱。”
朱元璋继续道。
“咱不仅开仓放粮,还命官府出钱赎回百姓卖掉的孩子,让他们骨肉团聚。”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柔和下来。
“承煜啊,治国之道,首在爱民。爱民如子,则无往而不利。”
正说着,一个锦衣卫模样的人匆匆走来,在刘和耳边低语几句。
刘和脸色微变,快步回到朱元璋身边。
“主子,北镇抚司来报,查实了几个府县的税粮问题...”
朱元璋眼中寒光更盛。
“果然有人把手伸进了百姓的口袋!”
他握紧拳头。
“告诉毛骧,给咱查个水落石出!若证据确凿...”
他没有说完,但那股杀气让周围的温度似乎都降低了几分。
朱承煜感受到祖父的变化,小手紧紧抓住他的衣角。
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收敛了怒气,拍拍孙子的背。
“别怕,爷爷只是生气那些欺负百姓的坏人。”
离开闹市,朱元璋带着孙子登上马车,前往魏国公府。
“爷爷,我们现在去哪里?”
朱承煜问。
“去看一位老朋友。”
朱元璋望着窗外,神情复杂。
“他病了,病得很重...”
魏国公府前,得知圣驾将至,府中上下乱作一团。
卧病在床的徐达强撑着起身,命人备好香案,带着全家老小及仆从跪在府门前恭迎。
当朱元璋的马车停下时,徐达已经面色苍白,额头渗出冷汗,却仍坚持行大礼。
“臣...参见陛下,陛下圣躬金安。”
“天德!”
朱元璋快步上前,一把扶住摇摇欲坠的徐达,语气中带着责备。
“咱不是说了吗?你身体不适,无需多礼!”
徐达却固执地摇头。
“陛下...君臣之礼不可废...”
他说着又要下拜,却因体力不支而踉跄了一下。
朱元璋无奈叹气,转头对站在一旁的青年道。
“允恭,还不快扶你父亲起来!”
徐允恭连忙上前搀扶父亲。
朱元璋挥了挥手。
“都散了吧,咱和天德单独说说话。”
众人纷纷退下,只留下朱元璋、朱承煜和徐达父子。
朱承煜乖巧地跟在朱元璋身边,目光却不时瞟向那位传说中的大明军神。
徐达此刻虽步履蹒跚,却仍能看出昔日的英武之气。
只是岁月无情,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统帅如今门牙脱落,形容枯槁,连站直身体都显得吃力。
朱承煜想起宫中听来的传闻,徐达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从落魄时便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大明百万雄师中,近半数曾是他的麾下。
“这孩子是...”
徐达注意到朱承煜,虚弱地问道。
朱元璋拍了拍朱承煜的小脑袋。
“咱的干孙子,朱承煜。”
他眼中带着难以察觉的深意。
“带他来见见世面。”
徐达会意地点点头,没有多问。
一行人缓步向府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