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33,我在城门口见过圣驾! (1/2)

一个扛着麻包的脚夫差点撞到朱承煜,连忙闪避。

朱元璋将朱承煜护在身后,却没有责怪那脚夫的意思。

他指着那些船只道。

“看,这些货物来自天南海北。苏杭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闽广的茶叶...都汇聚到应天府来。”

朱承煜看得入神。

这就是大明,洪武年间欣欣向荣的大明!

没有土木堡之变的耻辱,没有倭寇肆虐的苦难,这是汉人最后的辉煌起点。

“瑞儿饿了吧?”

朱元璋摸了摸朱承煜的小脑袋。

“咱找个地方歇歇脚。”

两人来到一个小摊前。

摊主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汉子,见有客人来,连忙用肩上的毛巾擦了擦长凳。

“两位爷请坐,想吃点什么?咱这儿有刚出锅的馄饨,还有现包的饺子。”

朱元璋笑着坐下,把朱承煜放在自己身边。

“来两碗馄饨,再切半斤酱牛肉。”

“好嘞!”

摊主高声应着,转身去准备。

朱元璋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旁边一个卖芝麻烧饼的老头身上。

那老头须发皆白,身边还跟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正怯生生地看着来往的行人。

“老丈,烧饼怎么卖?”

朱元璋问道。

老头连忙躬身。

“回老爷的话,一文钱两个。”

“来六个。”

朱元璋从怀中掏出几枚铜钱。

“小丫头,给爷爷拿烧饼。”

小女孩麻利地用油纸包好烧饼,双手捧着递给朱元璋。

“老爷请用。”

朱元璋接过烧饼,掰了一小块递给朱承煜。

“尝尝。”

朱承煜接过,咬了一口。

烧饼外酥里软,芝麻香气扑鼻,竟比宫里的点心还要香。

他抬头看向那小女孩,发现她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手中的烧饼,不由得心中一酸。

“老丈日子过得如何?”

朱元璋一边吃烧饼,一边问道。

老头叹了口气。

“托皇上的福,虽然清贫,但总算能吃饱穿暖了。”

朱元璋眼中带着兴趣。

“哦?怎么说?”

“老爷有所不知。”

老头压低声音。

“老汉我活了大半辈子,元朝时候那才叫苦啊。汉人不如狗,连铁器都不让用,十户共用一把菜刀,还得由蒙古人保管。现在好了,皇上让咱们汉人重新挺直了腰杆。”

朱元璋点点头。

“咱听说,当今皇上杀人如麻,你们不怕?”

老头竟激动起来。

“杀得好!杀的都是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恶人!老汉我虽然不识字,但也知道皇上是为咱们老百姓好。我在家里还给皇上立了长生位,盼着他长命百岁呢!”

摊主端着馄饨过来,听到这番话也插嘴道。

“可不是嘛!现在街上的泼皮都不敢欺负人了,官差也不敢随意勒索。老汉我摆摊三年,从没被收过一文钱的孝敬。”

朱元璋表情欣慰,转头对朱承煜道。

“听到了吗?这就是民心。”

朱承煜重重点头。

作为穿越者,他读过太多关于朱元璋残暴的记载,却很少看到民间对他的真实评价。

此刻亲耳听到百姓发自肺腑的感激,不由得对这位洪武皇帝产生了新的认识。

“老丈高寿?”

朱元璋继续问道。

“六十有三了。”

老头答道。

“能活到这个岁数,都是托皇上的福。元末乱世那会儿,能活过四十就是老天开眼了。”

朱元璋眼中带着追忆。

“是啊,咱还记得小时候,家乡闹饥荒,爹娘和大哥都饿死了...”

老头惊讶地看着朱元璋。

“老爷也是穷苦出身?”

朱元璋笑了笑。

“咱祖上八代都是种地的。后来活不下去了,才...”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朱承煜知道他想说什么,后来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的。

“老爷现在发达了,可别忘了本啊。”

老头诚恳地说。

朱元璋哈哈大笑。

“忘不了,永远忘不了!”

他转头看向朱承煜,目光突然变得严肃。

“瑞儿,记住今天看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