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二、纵横有策 (1/4)

周王畿,洛邑郊野,时值仲夏。烈日当空,炙烤着广袤的麦田,空气仿佛凝固了,弥漫着干燥的尘土气息与即将成熟的麦香。晶瑩的汗水如同断线的珠子,从农夫们黧黑的额头、赤裸的胸膛和结实的脊背上涔涔滚落,砸进脚下滚烫的土地,瞬间洇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随即又被蒸腾的热气带走。抬眼望去,微风拂过,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便随之起伏翻滚,沙沙作响,仿佛一片流动的黄金之海。阳光倾泻其上,折射出炫目的光芒,麦穗饱满低垂,散发出阵阵浓郁而令人心安的谷物芬芳,这丰收在望的景象,总能给辛勤的耕耘者带来最朴实的愉悦。

他们在一片丰盈的希冀之中欢笑着劳碌。有的引吭高歌,粗犷的歌声在田野间回荡;有的互相打趣,用俚俗的笑话驱散疲惫;更多的则闷头不语,只将全副力气倾注于手中的镰刀,奋力挥砍,割下一捆捆沉甸甸的麦穗。为了赶在雨季来临、麦粒霉烂之前将一年的辛劳尽数收入仓廪,农人们争分夺秒。直到日头高悬,热浪最盛的正午时分,大伙儿才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三三两两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向田埂地头的树荫下,寻求片刻的喘息与清凉。

在众人身后,一个身材高大、星目剑眉的青年,从密匝匝的麦田中直起身来。他身着半旧的青色裋褐短衣,已被汗水浸透大半。他抬手用粗布袖口抹去额上如注的汗水,大步走到田边清澈见底的小河沟旁。他俯下身,双手掬起清凉的河水,用力地泼在脸上,激得精神一振。接着,他仔细地将双手浸入水中,搓洗着掌心和指缝间粘腻的泥土和麦芒。洗净后,他才走到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槐树下,寻了块平整的石头坐下。从随身携带的粗布包袱里,他掏出一个小巧的黑陶水瓶,拔开木塞,小口小口地啜饮着微温的清水,喉结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滚动。

解了渴意,青年又从怀中珍而重之地掏出一卷书简。竹简的篾片已被摩挲得光滑发亮,边缘甚至沁出了温润的包浆。他摊开简册,就着树叶缝隙间漏下的斑驳阳光,一边拿起包袱里的两个粗粝麦饼啃着,一边凝神细读。简上墨迹遒劲,清晰地书写着:“胆为说之先,当为对之本,捷为辩之基,三者不可无其一。合纵之要者,一曰坚志,二曰美德,三曰称长,四曰析害,五曰激志,六曰具事,七曰效计,八曰定策。纵成,消患以立之,佐计以保之。八要循环往复,临机应对,则说无不成者。连横所重者,其一张弊,其二恐情,其三分势,其四啖利,其五陈策,其六示功,其七虚实,其八固心。八重缓急相兼,轻重相仍,因事运策,则说者遂志……”

青年眉头微蹙,目光在简牍上反复巡梭,脑海中飞速思索,试图将那些精炼的文字化作可理解的智慧:“这‘坚志’所指,莫非是要坚定对方以弱抗强、联合自保的决心与意志?‘美德’是要赞誉其品德高尚、行事合于道义公理?‘称长’是要准确指出并极力称颂其国其君所拥有的优势与长处?‘析害’则是要条分缕析,帮对方看清孤立无援、各自为政将带来的巨大祸患?‘激志’是要以言辞点燃其胸中豪气,激发其不甘人下、奋发图强的志向?‘具事’是要援引古今成败的实例作为佐证,使其深信不疑?‘效计’是要提出具体可行、立竿见影的联合策略?‘定策’则是要以巨大的利益诱惑与惨痛的失败后果形成强烈反差,最终促使其接纳合纵之策?”

他咽下最后一口饼,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竹简上的刻痕,继续深入推敲:“‘纵成,消患以立之’……这意思应是在合纵联盟初步达成后,必须立即着手消除潜在的猜忌和分歧,稳固联盟的基础?‘佐计以保之’是要持续提供辅助的策略和必要的支持,确保联盟在运行中不偏离初衷、不轻易瓦解?‘语至为功’……是说只要这番道理能清晰地传达至对方耳中心中,便已埋下成功的种子,影响力自然生发?‘说必有方’则强调游说绝非空谈,必须讲究方法策略,因人施言?‘善说者,太上劝善而无说’……妙啊!最高明的游说,是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建议,浑然不觉是被说服,仿佛一切皆出自其本心?”青年时而困惑地闭目沉思,仿佛在与古人对话;时而又因豁然开朗而眉飞色舞,兴奋得几乎要拍案叫绝,口中更是不自觉地念念有词,反复咀嚼着那些精妙的字句。对他而言,这卷《纵横策》的滋味,远胜于任何珍馐美味,足以充饥解乏,滋养精神。

一同劳作的农人们见他这副痴迷忘我的模样,都觉得十分怪异,难以理解。一个胡子花白、面相憨厚的老农,刚刚割完一大片麦子,正用草帽扇着风,笑着朝树下的青年喊道:“哎,苏代啊!我看你早上来得最早,忙活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歇息这么一会儿,你呀,有这功夫不如美美地去地头儿阴凉处睡上一觉,养养精神头,那多舒服自在!抱着那几片破竹简,能顶饭吃还是能顶水喝?”

苏代闻声抬起头,脸上还带着沉浸在书中的兴奋红晕,他举起书简,笑着向那老农答道:“陈、陈…陈大叔!我看这…这个就是休息了!看…看书,也…也能让我解乏!心里…敞亮!”他的话语因激动而显得有些滞涩,但笑容却十分真诚。不远处田间的几个老农也直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