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七十二章:回朝应对 ——《班师回朝堂,智斗阴谋家》 (1/2)

太子站在边境的营帐之中,眉头紧锁,反复思量着当下的局势。虽说边境出现了敌军小股部队活动的情况,但仔细斟酌后,觉得边境的防御经过这段时间的精心部署,已然基本稳固,那些小股敌军在短时间内应该掀不起大风浪,权衡利弊之后,他最终决定按计划班师回朝。

一声令下,大军开始集结,将士们身着整齐的铠甲,精神抖擞,队列整齐划一,那场面甚是壮观。随着号角声响起,大军便浩浩荡荡地启程了,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雄浑的乐章,向着京城的方向进发。

一路上,消息早已传开,沿途的百姓们听闻太子得胜归来,纷纷自发地涌上街头,夹道欢迎。老人们拄着拐杖,眼中满是欣慰与崇敬;妇女们拉着孩子,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年轻的小伙子们更是兴奋不已,眼中闪烁着对英雄的向往。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都在称赞太子的英勇和大军的赫赫功绩。

“太子殿下真是咱们大夏的英雄啊,多亏了殿下,咱们才能免受敌军侵扰啊!”一位老者激动地说道。

“是啊,瞧这大军的气势,不愧是守护咱们的威武之师呀!”旁边的年轻人附和着。

太子骑在高头大马上,一边面带微笑,亲切地向百姓们挥手致意,一边心中暗自思忖着朝堂上即将面临的局面,心中的警惕丝毫未减。他深知,那看似平静的朝堂之下,实则暗潮涌动,二皇子和四皇子定不会善罢甘休,此番回朝,必有一场硬仗要打。

经过数日的行程,大军终于抵达了京城。太子先是进宫向皇帝复命,他身着庄重的朝服,步伐沉稳地走进大殿,见到皇帝后,恭敬地行了跪拜大礼,朗声道:“父皇,儿臣不负圣望,已成功击退敌军,特来向父皇复命。”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意气风发的太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朕儿快快平身,此次边境之战,朕一直牵挂于心,你且详细说说战况如何。”

太子站起身来,有条不紊地详细汇报了边境的战况,从敌军来犯的初期局势,到作战过程中的激烈交锋,再到最后成功围剿敌军援军、取得胜利的各个环节,无一遗漏。接着,又将战后的休整情况细细道来,讲述了如何安置伤兵、举行葬礼、加强军队训练以及修缮边境防御设施等等举措。最后,还将自己对未来边境防御的规划和盘托出,言辞恳切,条理清晰,尽显其对边境安宁的用心与担当。

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对太子的表现十分满意,再次夸赞了他一番,说道:“朕儿此次出征,有勇有谋,不仅击退敌军,还将边境之事安排得如此妥当,实乃我大夏之福啊!”说罢,便吩咐身边的太监,赏赐了许多珍贵的物品给太子,有稀有的珠宝、上乘的绸缎以及珍贵的古玩字画等等。

太子谢恩后,退出了皇宫。然而,刚一出宫门,他就敏锐地感受到了朝堂上那暗流涌动的氛围,那股压抑的气息仿佛无形的阴霾,笼罩在周围。

果不其然,二皇子和四皇子按照之前的计划,开始发难了。

二皇子率先站出来,在朝堂上高声说道:“父皇,儿臣听闻太子殿下此次在边境,虽打了胜仗,可麾下将士却有不少违纪之举啊!据说在当地烧杀抢掠,惊扰百姓,此等行为实在是有损我大夏军威啊,还望父皇明察。”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那话语犹如一支支利箭,直指太子,脸上还带着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仿佛他真的是为了维护军纪、为百姓着想一般。

四皇子也赶忙在一旁附和道:“是啊,父皇,而且此次出征耗费的钱粮不计其数,朝廷为此负担颇重,太子这般大手大脚,全然不顾朝廷的难处,日后若是再有战事,可如何是好啊。如今朝廷的每一分钱财都来之不易,都是百姓们的血汗,怎能如此挥霍呢?”他一边说着,一边偷眼观察着皇帝的脸色,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狠。

一些被他们拉拢的大臣也纷纷站出来,跟着指责太子,一时间,朝堂上的矛头都指向了太子,那场面仿佛是汹涌的潮水,要将太子淹没一般。众人七嘴八舌,各种指责声、质疑声交织在一起,让朝堂的气氛变得格外紧张。

太子心中虽气愤不已,自己与将士们在边境出生入死,为的就是保家卫国,如今却被这般污蔑,实在是委屈。但他深知此刻不能乱了分寸,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情,他上前一步,恭敬地向皇帝行了一礼,然后不卑不亢地说道:“父皇,儿臣所率将士皆是纪律严明之辈,在边境一心只为抗击敌军,保卫百姓,何来烧杀抢掠之说?这定是有人蓄意污蔑,妄图扰乱朝堂视听,还望父皇派人详查,还儿臣与将士们一个清白。至于钱粮一事,此次出征本就是应对敌军来犯,为保我大夏边境安宁,所耗皆为必要,况且儿臣缴获颇丰,已足以弥补诸多损耗,还略有盈余呢。”

林悦也站了出来,她手中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账本,那账本记录得十分详尽,每一笔开支、每一项缴获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走到大殿中央,将账本呈给皇帝查看,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